[发明专利]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3330.9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林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A01C23/04;E03B3/02;B01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园林景观 雨水 雨水收集装置 微型电动机 雨水收集 显示屏 施肥 水力发电装置 雨水处理装置 复位机构 回收装置 搅拌机构 喷水管道 旋转喷水 雨水利用 雨水重力 支撑底座 板结构 水流力 压力泵 喷洒 工作量 发电 灌溉 传递 能源 配合 | ||
1.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介绍显示屏(1)、雨水利用回收装置(2)、支撑底座(3)、喷水管道(4)、旋转喷水头(5),所述的介绍显示屏(1)固定镶嵌于雨水利用回收装置(2)上,所述的支撑底座(3)的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雨水利用回收装置(2)的下表面,所述的雨水利用回收装置(2)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喷水管道(4),所述的喷水管道(4)的顶端活动镶嵌于旋转喷水头(5)的底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雨水利用回收装置(2)包括支撑组成装置(201)、临界板结构(202)、复位机构(203)、水力发电装置(204)、雨水处理装置(205)、微型电动机装置(206)、搅拌机构(207),所述的支撑组成装置(20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临界板结构(202),所述的临界板结构(202)的一端与复位机构(203)的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水力发电装置(204)通过微型电动机装置(206)与搅拌机构(207)过度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207)的底端与雨水处理装置(205)的一端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成装置(201)包括收集斜板(2011)、支撑外壳(2012)、进水通道(2013)、搅拌出水管道(2014),所述的收集斜板(2011)的底端固定镶嵌有进水通道(2013),所述的进水通道(2013)一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出水管道(2014),所述的临界板结构(202)的一端与收集斜板(2011)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的复位机构(203)固定镶嵌于收集斜板(2011)的内部,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205)位于支撑外壳(2012)底端的内表面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207)的一端固定嵌入于搅拌出水管道(20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界板结构(202)包括临界限位块(2021)、临界挡板(2022)、弹性安装轴(2023)、安装杆(2024)、滑动杆组(2025)、固定轨板(2026),所述的临界限位块(2021)的底端与临界挡板(2022)的上表面活动相贴合,所述的弹性安装轴(2023)上活动镶嵌有临界挡板(2022),所述的安装杆(2024)与滑动杆组(2025)过盈配合在一起,所述的滑动杆组(2025)的外表面与滑动杆组(2025)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的滑动杆组(2025)的一端固定胶合于复位机构(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机构(203)包括作用活塞(2031)、液压管体(2032)、受力凸柱活塞杆(2033)、内置弹簧(2034)、摆动槽板(2035)、安装线柱(2036)、定滑轮(2037)、连接线(2038)、重力块(2039),所述的作用活塞(2031)通过液压管体(2032)与受力凸柱活塞杆(2033)过盈配合,所述的受力凸柱活塞杆(2033)上固定镶嵌有内置弹簧(2034),所述的内置弹簧(2034)与安装线柱(2036)相嵌套,所述的定滑轮(2037)的外表面与连接线(2038)的外表面滑动贴合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线(2038)的底端固定镶嵌有重力块(20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力发电装置(204)包括水轮扇叶(2041)、水轮转轴(2042)、机械调节环(2043)、转子(2044)、定子组件(2045)、集电环(2046)、导线(2047),所述的水轮扇叶(2041)与水轮转轴(2042)垂直安装在一起,所述的水轮转轴(2042)与机械调节环(2043)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子(2044)的一端通过电焊的方式与水轮转轴(2042)相连接,所述的定子组件(2045)与转子(2044)相嵌套,所述的集电环(2046)的内表面与转子(204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的导线(2047)的一端与集电环(2046)的外表面电连接,所述的导线(2047)的另一端与微型电动机装置(206)相胶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林,未经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3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