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3330.9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林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A01C23/04;E03B3/02;B01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园林景观 雨水 雨水收集装置 微型电动机 雨水收集 显示屏 施肥 水力发电装置 雨水处理装置 复位机构 回收装置 搅拌机构 喷水管道 旋转喷水 雨水利用 雨水重力 支撑底座 板结构 水流力 压力泵 喷洒 工作量 发电 灌溉 传递 能源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介绍显示屏、雨水利用回收装置、支撑底座、喷水管道、旋转喷水头,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对于雨水重力的利用,能够对有序地对雨水进行处理,并利用水流力提供发电动力,带动了压力泵、微型电动机以及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实现对于雨水收集并且实现喷洒施肥的过程,通过临界板结构以及复位机构实现对于雨水收集的有序进行,不会因为雨水过多造成装置的压力过大,经过水力发电装置带动了微型电动机装置以及雨水处理装置,最后配合搅拌机构,使得四周园林景观得到了有效的施肥灌溉,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对于雨水的传递,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节省能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景观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现随着对于园林景观要求越来越高,所配套的雨水收集装置功能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园林景观的灌溉以及施肥需要另外的装置才能进行,现有技术通常运用人工施肥通过装满雨水的喷水车进行喷洒,而这样使得需要经过人为加药以及控制喷水车,所收集的雨水需加入喷水车内才能够使用,导致工作量过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会使得收集的雨水由于传递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影响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介绍显示屏、雨水利用回收装置、支撑底座、喷水管道、旋转喷水头,所述的介绍显示屏固定镶嵌于雨水利用回收装置上,所述的支撑底座的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雨水利用回收装置的下表面,所述的雨水利用回收装置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喷水管道,所述的喷水管道的顶端活动镶嵌于旋转喷水头的底端,所述的雨水利用回收装置包括支撑组成装置、临界板结构、复位机构、水力发电装置、雨水处理装置、微型电动机装置、搅拌机构,所述的支撑组成装置的内部固定镶嵌有临界板结构,所述的临界板结构的一端与复位机构的一端机械连接,所述的水力发电装置通过微型电动机装置与搅拌机构过度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的底端与雨水处理装置的一端相接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支撑组成装置包括收集斜板、支撑外壳、进水通道、搅拌出水管道,所述的收集斜板的底端固定镶嵌有进水通道,所述的进水通道一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出水管道,所述的临界板结构的一端与收集斜板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的复位机构固定镶嵌于收集斜板的内部,所述的雨水处理装置位于支撑外壳底端的内表面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的一端固定嵌入于搅拌出水管道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临界板结构包括临界限位块、临界挡板、弹性安装轴、安装杆、滑动杆组、固定轨板,所述的临界限位块的底端与临界挡板的上表面活动相贴合,所述的弹性安装轴上活动镶嵌有临界挡板,所述的安装杆与滑动杆组过盈配合在一起,所述的滑动杆组的外表面与滑动杆组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的滑动杆组的一端固定胶合于复位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作用活塞、液压管体、受力凸柱活塞杆、内置弹簧、摆动槽板、安装线柱、定滑轮、连接线、重力块,所述的作用活塞通过液压管体与受力凸柱活塞杆过盈配合,所述的受力凸柱活塞杆上固定镶嵌有内置弹簧,所述的内置弹簧与安装线柱相嵌套,所述的定滑轮的外表面与连接线的外表面滑动贴合在一起,所述的连接线的底端固定镶嵌有重力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水力发电装置包括水轮扇叶、水轮转轴、机械调节环、转子、定子组件、集电环、导线,所述的水轮扇叶与水轮转轴垂直安装在一起,所述的水轮转轴与机械调节环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子的一端通过电焊的方式与水轮转轴相连接,所述的定子组件与转子相嵌套,所述的集电环的内表面与转子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的导线的一端与集电环的外表面电连接,所述的导线的另一端与微型电动机装置相胶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林,未经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