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的悬浮微珠阵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8351.X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峰;黄姣;刘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27;C12Q1/68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鼎理利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18 | 代理人: | 潘满根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点 微珠阵列 检测 冠心病易感基因 悬浮 成本费用 系统检测 医疗成本 个位 耗材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检测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的悬浮微珠阵列系统,所述系统在一次实验中实现对位于6p24.1区段的rs6903956位点;2p24.1区段的rs2123536位点;4q32.1区段的rs1842896位点;6p21.32区段的rs9268402位点;和12q21.33区段的rs7136259位点的检测。所描述的悬浮微珠阵列系统检测在一次实验中就可以完成5个位点的检测,有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摊分到单个位点的检测上,试剂耗材的成本费用大幅度降低,因此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的悬浮微珠阵列系统。
背景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引起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异常,其发病率为0.8%,连续4年居我国出生缺陷之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大多数冠心病的原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单独发生突变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发生,这种突变往往发生频率极低,难以解释冠心病发病率高的现象。因此研究者开始关注频率较高的易感基因,这些基因的易感位点本身并不单纯致病;但当同时存在几个易感基因,以及在环境的影响下,多个易感基因位点共同作用而引发冠心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被广泛用于发现并鉴定与人类复杂疾病关联的遗传变异。近几年来,中国科学家利用GWAS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数个和冠心病发生相关的基因易感位点,包括位于6p24.1区段的rs6903956位点;2p24.1区段的rs2123536位点;4q32.1区段的rs1842896位点;6p21.32区段的rs9268402位点;12q21.33区段的rs7136259位点。通过检测这些冠心病相关的基因易感位点,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因、预测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预防下一代冠心病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检测基因易感性位点的方法包括荧光定量PCR、飞行质谱法、基因芯片法、第一代和第二代测序法。针对本发明预检测的5个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我们选择了基因芯片技术中的悬浮微珠阵列技术来实施检测方案。悬浮微珠阵列在本检测上体现的优势包括:1.适合检测5-20个指标,能在一次实验中完成多指标的检测;2.实验流程简单,易于操作,一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检测;和3.液相芯片试剂大规模生产工艺简单,适合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检测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的悬浮微珠阵列系统,所述系统在一次实验中实现对位于6p24.1区段的rs6903956位点;2p24.1区段的rs2123536位点;4q32.1区段的rs1842896位点;6p21.32区段的rs9268402位点;和12q21.33区段的rs7136259位点的检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包括以下用于多重PCR扩增引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中对每个基因位点设计一条正常型探针和一条变异型探针,通过检测所述变异型探针和正常型探针的荧光强度比值判断各个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探针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8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