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纳米抗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2450.5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芮玉奎;郝毅;段成;王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钱扬保;张群峰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植物真菌 纳米抗菌剂 纳米氧化铜 植物叶片 病害 高效植物 有效预防 真菌侵染 病原体 抗菌剂 悬浮液 抗性 真菌 侵染 制备 | ||
1.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由纳米氧化铜与水形成的悬浮液构成,其中纳米氧化铜的浓度为50-20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悬浮液中还含有氨水,氨水在悬浮液中的体积浓度为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悬浮液中还含有5-10%体积的植物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悬浮液中还含有2-5%体积的表面活性剂。
5.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硝酸铜和氨水为原料,在高压釜中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得氢氧化铜沉淀物和反应液;
(2)将氢氧化铜沉淀物过滤、洗涤和干燥后,放置到微波烧结炉中快速升温至600-800℃温度,保温煅烧20-30分钟,冷却后研磨获得纳米氧化铜粉体;
(3)将得到的纳米氧化铜粉体配置到步骤(1)中的反应液中,充分搅拌形成纳米抗菌悬浮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的悬浮液中加入5-10%体积的植物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的悬浮液中加入2-5%体积的表面活性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形成的洗涤液也加入到步骤(1)中形成的反应液中,共同作为步骤(3)中纳米氧化铜粉体的溶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24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