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5936.4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介驰;孔祥辉;陈喜君;戴肖东;王辉;杨国力;马银鹏;陈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2/39;A23L29/30;A23L33/00;A23L33/10;A23L33/12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1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猴头菇 制备 低聚果糖 抗性糊精 葡聚糖 酵母 超微粉碎 灰树花 保健食品 超微 粗粉 香菇 应用 调整肠道菌群 药品技术领域 胃黏膜损伤 幽门螺杆菌 固体饮料 胶囊剂 颗粒剂 口服液 重量份 称取 烘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猴头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技术领域。该猴头菇组合物含有猴头菇、香菇、灰树花,还包括抗性糊精、低聚果糖、酵母β葡聚糖。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其中抗性糊精、低聚果糖、酵母β葡聚糖烘干,超微粉碎,制得超微粗粉;猴头菇、香菇、灰树花原料加入抗性糊精、低聚果糖、酵母β葡聚糖超微粗粉混合均匀,超微粉碎,制得猴头菇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制成固体饮料、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该组合物在制备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杀灭幽门螺杆菌、调整肠道菌群的食品、保健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猴头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各种食物均需要经过胃壁(胃粘膜)的研磨并与胃粘膜分泌的胃液作用后,方能成为糊状食糜,而后进入小肠作进一步消化并吸收成为营养物质。胃粘膜虽对胃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但很脆弱,环境、饮食、药物、吸烟、酗酒、细菌感染、情绪变化等因素,都可对其造成伤害。胃粘膜的损伤与自我修复一般处于动态平衡,但一旦外界给予胃的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胃粘膜受损后很难再恢复,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胃部不适的症状,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胃粘膜损伤的原理正常胃粘膜的完整性是由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的,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将会导致胃粘膜的损伤。以乙醇为例,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可能与细胞内钙超载、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而引起细胞膜流动性下降有关,乙醇可激活胃粘膜肥大细胞,使其释放组胺、血小板致活因子(PAF)、内皮素、白三烯及各种超氧化物,其中,组胺、PAF可增加胃粘膜通透性,内皮素、白三烯可增强胃粘膜对损伤的敏感性,同时,乙醇还可刺激胃运动,使肌肉收缩时挤压血管,造成局部缺血,使胃粘膜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粘膜正常的代谢及功能,减弱其抗损伤与修复的能力,最终导致胃粘膜损伤。
自1982年首次被Warren和Marshall发现和分离,30多年来的研究己经确认,幽门
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而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又可能发展成胃癌。
大多数胃癌的发生可能历经以下过程: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再到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胃癌。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表明,在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Hp的感染率也比较高。
国外医学专家曾进行一项追踪研究,利用早年收集的健康人群血清库的资料,对提供血清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将他们中间在提供血清后6~14年患了胃癌的患者与同时提供血清、年龄、性别相当而未得胃癌的健康人作了比较。发现胃癌者的血清中抗Hp抗体阳性率(阳性表示有Hp感染)显著高于未发生胃癌者。Hp感染可使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3~6倍。
肠道菌群与人体在漫长的进化中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统一体。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肠道菌群和人体达到了一种互惠互利又相互制约的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人体为菌群提供生存空间以及能量来源,菌群则帮助人体合成一些营养素、并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
大量实验证实,肠道菌群对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营养吸收、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正常肠道粘膜的免疫应答形成和维持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们与某些疾病也具有紧密的联系,包括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癌症、多发性器官紊乱、过敏症等等。
肠道菌群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会影响到口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因此,肠道菌群对药物的代谢以及治疗效果都会产生影响,还可能是药物治疗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目前市场上缺乏既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又能杀灭幽门螺杆菌,还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的食品、保健食品或药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