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子特异性部位油脂含量检测方法及其QTL位点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8991.9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栗茂腾;郭亮星;赵卫国;朝红波;尹永泰;付春华;王灏;张礼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部位 位点鉴定 油料作物种子 油料作物 特异性部位 表型分型 含量检测 表型 位点 遗传连锁图谱 作物遗传育种 特异性组织 定量成像 定位群体 核磁共振 聚合育种 理论支持 内部组织 扫描分析 高油脂 精准化 品系 无损 三维 基因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特异性部位油脂含量检测方法及其QTL位点鉴定方法,属于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利用核磁共振油脂三维无损定量成像技术对种子不同组织部位进行表型分型并获取表型数据。结合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和油料作物定位群体种子不同组织部位油脂含量表型数据进行QTL位点的扫描分析,并对种子特异性组织部位油脂含量进行QTL位点鉴定。本发明可以高效且大批量的检测油料作物种子的不同组织部位油脂含量并进行表型分型和油料作物种子不同组织部位的QTL位点,为后续利用种子内部组织部位较高油脂含量油料作物品系进行精准化基因聚合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料作物种子特异性组织部位油脂含量检测方法及其QTL位点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油料作物品种油脂含量水平的提高需要高油脂或超高油脂含量的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创制高油脂含量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的技术途径很多,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差异的穿梭育种、定向选择、花粉小孢子培养、物理辐射和化学浸种等。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创制出高或者超高油脂含量的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如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了油脂含量达54.72%的油菜品系;江苏省农科院培育成油脂含量55.48%的油菜品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通过基因聚合和生态穿梭选育方法,创制出高达61.4%的超高油脂含量油菜品系。近年来,油料作物品系油脂含量的研究还在继续,并且油脂含量水平还在不断刷新,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又创制出油脂含量高达64.8%的油菜新品系。然而,多年来我国油菜品种油脂含量却长期徘徊在40%左右。随着高、超高油脂含量种质资源的创制和利用,我国油菜品种油脂含量虽呈上升趋势,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出油脂含量49.57%的油菜品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通过高油种质+化杀技术,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油脂含量超过50%的春油菜品种;但是,高油脂含量油菜品种只占到市场份额的很小一部分。目前,利用常规的育种方法和超高油脂含量种质材料培育高油脂含量的油料作物品种已相当困难。因此,通过高油脂含量油料作物品系培育高油脂含量的油料作物新品种,不能利用原来常规的技术方法去提高油料作物品种的油脂含量。我们必须转换科研思路,利用高油脂含量的油料作物品系为目标,高效精准培育油脂含量高的油料作物品种。
获取种子内油脂含量并了解种子内部油脂累积情况是油料作物高油脂含量品种育种的前提。油料作物种子油脂含量测定方法很多。传统的油脂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半定量性质的比重法、残余法,该方法测定速度快,但受到操作过程的影响导致精确度较低;定量测定方法如索氏提取法是公认油脂含量高精度测定的经典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油脂样品提取和测定,其缺点是利用化学有机试剂,对环境污染大,操作过于繁琐,分析速度慢、费时费力。无论是半定量测定方法还是定量测定方法,都需要将测试样品粉粹后才能够进行油脂含量测定,不适合快速大批量的测定。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核磁共振分析法为测定油料作物种子油脂含量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这两种方法都需要索氏提取法评估其测量的准确性。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一次可以测定多个参数,测定费用较低,而核磁共振分析法一次只能测定一个参数,且费用较高。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进行油脂含量测定,是一种测定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无损坏、测定结果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并且广泛应用于油料作物的油脂含量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89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