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轮总成的加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9543.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东风飞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P23/06;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总成 加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飞轮总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立车(1)进行飞轮正面加工,
步骤二:卧加(2)进行飞轮信号齿加工,具体的,采用卧式加工中心,工件加工时夹具自动夹紧,加工完毕后自动松开,机床控制工作台旋转6°,之后自动夹紧并再次进行信号齿加工;
步骤三:齿圈加热装置(4)进行齿圈加热,具体的,采用自动探温中频加热设备,对齿圈加热到120-150℃;
步骤四:压床(5)进行齿圈与飞轮压套,具体的,机械手取出加热后的齿圈经压装机热压到飞轮本体上,自然冷却;
步骤五:第二立车(3)进行飞轮工作面加工,具体的,采用反勾刀具加工背面加工面,确保了飞轮安装面与工作面在一次夹紧后可以两刀完成加工,确保了飞轮与从动盘摩擦面的均匀结合;在齿圈热套后,由数控立车进行中心孔加工;
步骤六:清洗工作台(6)进行飞轮清洗,
步骤七:在线检测装置(7)进行飞轮的在线检测,具体的,对检测出的数据实时进行系统显示并传输给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再将此数据传输给数控立车,根据设定规则进行动态调整补刀,确保中心孔尺寸始终在公差中值左右变化;在刀具异常出现不合格工件时,自动化系统将此工件完工后自动传送至不合格品区;
步骤八:红外扫描进行飞轮红外扫描定位,将步骤七加工后的工件由机械手抓取送入红外定位工序,通过对沿周信号齿的探测,准确识别工件抓取姿态,之后放入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初定位,刀库一号刀具为无线探测器,首先进行零件扫描,确定信号齿的精准位置,之后机床进行坐标计算,根据计算后的相对位置进行所有孔位的加工,避免零件受夹具磨损、加工铁屑因素影响出现孔位加工跑位的情况;
步骤九:第一立加(8)进行飞轮孔位加工,
步骤十:第二立加(9)进行飞轮安装孔加工,
步骤十一:激光标识机进行激光打印点火标识,具体的,机械手抓取前序完工产品送入激光标识设备,激光标识机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旋转,在要求的信号齿槽内打印点火标识;
步骤十二:动平衡设备(10)进行飞轮动平衡去重,具体的,采用全自动设备,对工件进行动不平衡量进行计算,通过钻孔去重;
在自动化系统启动后,首先第一立车(1)完成加工后打开防护门并向自动化系统(13)发出请求换料指令,自动化系统(13)控制机器人(12)利用配置在其机械手上的上料爪从上料线上抓取一待加工毛坯,机械手上的下料爪移动到第一立车(1)工作区将已加工工件取出,上料爪放入待加工毛坯,此后机器人退出加工区并向自动化系统(13)发出换料完成的信号,自动化系统(13)向第一立车(1)发出加工指令,第一立车(1)接到指令后关闭防护门夹紧加工毛坯并启动加工程序;此时机械手抓取第一工序完工工件走向下一道工序,等待系统发出第二工序换料指令;后面不断重复此动作直至工件全工序加工完成后将其放入下料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东风飞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十堰东风飞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95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