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0948.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3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为家;沈耿哲;何鑫;梁萍;刘俊杰;刘铭全;刘艳怡;王诺媛;陈毅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296 | 分类号: | H01L31/0296;H01L31/0352;H01L31/09;H01L31/1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zno 纳米 网格 紫外 光电 探测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经过制备混合溶液、多层薄膜、高温烧结、金属纳米粒子、电极等步骤制备所述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多种大尺寸衬底上实现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制造设备简单,工艺成熟,方便规模化生产,另外,本发明所述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光电响应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温室气体对臭氧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臭氧层变薄,甚至臭氧层局部出现了空洞。臭氧层的变薄或者空洞会导致入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过量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而言有极大的危害。特别对于人类而言,过高的紫外剂量照射很容易灼伤皮肤甚至诱发皮肤癌等严重疾病。因此,加强对户外紫外线的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ZnO是一种无毒、生物兼容性极佳、原材料丰富的Ⅱ-Ⅵ族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也是一种新兴的紫外光电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气敏传感、光电探测、光电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室温下,未参杂的ZnO的吸收带边在360nm附近,属于近紫外波段,且具有较好的综合光电性能。因此,ZnO材料是一种制造紫外探测的理想材料。现有技术中有较多利用ZnO薄膜来制备紫外探测器的。如CN1400674A该发明利用光刻胶遮挡和磁控溅射的方式溅射出电极,制备紫外探测器。还有如CN106711283A将ZnO制作成墨水,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制造紫外光电探测器。但这些制造过程条件大多苛刻,对设备要求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此外,ZnO纳米网格材料也是一种很好的制造紫外探测的理想材料,有望在气敏传感、光电探测、光催化等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展一种低成本、可控的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技术,对促进ZnO纳米网格的应用和紫外光电探测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制造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具有尺寸可控、分布均匀性好且光电响应性能优良的特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由下往上,依次由衬底、ZnO薄膜、ZnO纳米网格、金属纳米粒子、电极组成。
优选的,所述衬底选自玻璃、蓝宝石、硅、石英、金属基板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金属纳米粒子包含Pt、Ag、Ni、Ti、Fe、Cu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ZnO纳米网格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溶液的制备:将醋酸锌和乙醇(分析纯AR,体积分数为98%)按0.08-0.8g:20-160mL的比例制备混合溶液,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70min,获得醋酸锌和乙醇的混合溶液A,接着,将醋酸锌、碳酸锌、乙醇按0.08-0.8g:0.035-0.4g:20-160mL的比例配置混合溶液;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70min,获得醋酸锌、碳酸锌、乙醇的混合溶液B;
(2)薄膜C的制备:以玻璃、石英、硅片、蓝宝石、金属板的一种为衬底,衬底尺寸在2cm×2cm-10英寸,使用旋涂仪(北京金时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TA-280)在衬底上均匀涂覆一层醋酸锌、乙醇混合薄膜,具体的旋涂工艺如下:首先在衬底上使用滴管滴加4-12滴混合溶液A,接着第一次利用旋涂仪以350-500r/min的速度旋转衬底30-90s,使混合溶液A均匀铺展在衬底上,之后,第二次以1200-1600r/min的速度旋转衬底10-50s,接着第三次以3500-5500r/min的速度旋转衬底50-140s,并在旋转过程中滴加4-15滴混合溶液A,制得薄膜C,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0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