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及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3556.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4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E02D5/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桥头 问题 基座 方法 | ||
1.一种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其特征在于:
包括CFG桩,位于CFG桩上并通过CFG桩支撑的基础底板,以及位于基础底板上的可调节支撑系统;
所述可调节支撑系统包括位于基础底板上的支撑,支撑底部与基础底板上的预埋件上焊接的节点板连接,支撑顶部与搭板下部的预埋件上焊接的节点板连接;
所述的CFG桩仅在路线纵向方向上搭板与搭板的相接处和搭板与道路路面相接处一定范围内分布,沿接缝对称分布;桩直径d大小范围为350mm~800mm,桩间距大小范围为3d~5d;若土层中有软弱土层,CFG桩须穿透软弱土层至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相对较高的土层;CFG桩处理后的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且需调整各搭板基座的CFG桩的根数、桩长或桩间距,使CFG桩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从桥台端的搭板基座到路基端的搭板基座逐个递减;
搭板范围内,基础底板顶标高以上填土全部清除,直至搭板与道路路面相接处,使基础底板上方具有足够空间可供人员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调节支撑系统,采用钢结构,钢材为Q235钢或Q345钢或Q390钢或Q420钢,质量等级B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通过螺栓与节点板连接,且与基础底板垂直;
螺栓,采用普通螺栓C级,性能等级4.6或4.8级,单个支撑采用4个螺栓与两端节点板连接,每端2个螺栓,螺栓大小不小于M24;或采用高强螺栓,螺栓等级8.8级,单个支撑采用4个螺栓与两端节点板连接,每端2个螺栓,螺栓大小不小于M20;或采用高强螺栓,螺栓等级10.9级,单个支撑采用4个螺栓与两端节点板连接,每端2个螺栓,螺栓大小不小于M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高度不小于800mm,支撑顶部距离搭板边缘不大于1m,支撑底部距离基础底板长边边缘不小于1m;所述支撑采用等边角钢,构件大小不小于L140×14;或采用等边角钢十字组合构件,构件大小不小于2L90×8;或采用槽钢,构件大小不小于[20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埋件,长度不小于350mm,宽度不小于80mm,厚度不小于10mm;
所述节点板,长度不小于300mm,宽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8mm;
节点板与预埋件采用角焊缝连接,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满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其特征在于:
桥台后方设置单跨或多跨搭板,所述搭板基座设置在路线纵向方向上搭板与搭板的相接处和搭板与道路路面相接处;同时,搭板在桥台端设置在桥台背墙牛腿上,并采用锚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础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小于600mm,长、宽尺寸不小于该搭板基座的CFG桩布置范围,且基础底板的边缘与CFG桩边缘最大距离为500mm;
所述搭板为单跨或多跨搭板,每跨搭板由多块搭板拼接而成,单块搭板长度不大于8m,宽度不大于4.5m,板厚300~350mm,采用C30混凝土,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配置钢筋网,钢筋网不小于16@200。
8.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搭板基座,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桥台后方设置单跨或多跨搭板,在路线纵向方向上搭板与搭板的相接处和搭板与道路路面相接处设置搭板基座;
步骤二、当桥头跳车现象出现后,若是由搭板与搭板或搭板与道路路面之间的高差造成的,测量其高差;若是由搭板与搭板或搭板与道路路面相接处的路面折角造成的,测量将该处调平需调高或调低的高度;
步骤三、沿基础底板到达跳车处下方,采用千斤顶将对应的搭板角点顶住,拆除螺栓及支撑;
步骤四、更换新的长度的支撑以满足调整需要,用螺栓固定在节点板上;若原螺栓孔不可用,则在节点板上重新钻孔,螺栓孔中心间距不小于3d0,孔中心至节点板边缘距离不小于2d0,d0为螺栓孔径;若原节点板大小或位置不满足新支撑安装需要,则将原节点板废除,在预埋件上重新焊接新节点板,然后用螺栓固定新支撑;
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调整多个搭板角点高度,使台后路面平缓过渡,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5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混组合墩梁固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三跨桥梁横向抗震的组合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