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封界面易揭开PE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3696.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姚荣;潘健;董文辉;汪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18;B32B27/08;B32B27/06;B32B33/00;B65D65/40;B29C69/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层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聚酯改性有机硅 电晕层 热封性 中间层 热封 涂覆 易撕 低密度聚乙烯 聚丁烯树脂 薄膜热封 产品包装 医用敷料 封口杯 热合面 盖膜 共挤 面膜 起毛 制备 薄膜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封界面易揭开PE薄膜,由电晕层、中间层与内层共挤而成,所述电晕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中间层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内层包括涂覆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丁烯树脂与聚酯改性有机硅。本申请内层中添加涂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其使薄膜有良好的热封性,内层中添加聚酯改性有机硅,拥有热封性,其使薄膜热封强度值控制在一定范围且易于在热合面撕开而不完全损坏或起毛丝,从而使PE薄膜适宜作为易撕揭封口杯盖膜、易撕揭面膜产品包装和易撕揭医用敷料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软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封界面易揭开PE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丰富,在一些领域,生产和消费者在不断要求产品的包装既要能保证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不被损坏变质,又要方便消费使用,能够快速的拆开。尤其是在医用敷料包装和面膜产品的包装上,同时在果冻等杯装产品上也可作为盖膜使用。医用敷料,主要面对医院医生手术过程使用,要求包装袋易打开且不能有细小膜片或碎屑产生,现有的包装主要是采用普通PE复合而成的复合膜,通过产品包装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控制,使封合处于假封状态达成易揭效果,采用此材料方式,在包装产品过程中,容易出现封合力不够或过封问题,导致包装漏气、分开或不易揭的问题发生;面膜包装,目前普遍采用的易撕复合膜袋包装,复合膜生产过程中,包装袋需要打易撕口或易撕线,使用过程中撕口易出现不平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热封界面易揭开PE薄膜,解决现有PE复合膜存在密封不严或不易撕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封界面易揭开PE薄膜,由依次复合的电晕层、中间层与内层共挤而成。
所述电晕层包括20~30质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70~80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所述中间层包括20~30质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40~60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所述内层包括55~75质量份的涂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20~30质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3~15质量份的聚丁烯树脂和1~3质量份的聚酯改性有机硅。
优选的,所述电晕层中还包括0.05~0.25质量份的抗黏剂、0.05~0.15质量份的滑爽剂与0.02~0.05质量份的加工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中还包括0.02~0.05质量份的加工助剂。
优选的,所述内层中还包括0.2~0.35质量份的抗黏剂、0.1~0.2质量份的滑爽剂与0.02~0.05质量份的加工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滑爽剂为芥酸酰胺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所述抗黏剂为无机抗黏剂,所述无机抗黏剂选自二氧化硅、沸石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加工助剂选自含氟弹性体和硅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乙烯均聚物,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乙烯与1-烯烃的共聚物;所述涂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乙烯均聚物;所述聚丁烯树脂为异丁烯与正丁烯的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密度为0.91~0.93g/cm3,熔融指数为1.0~2.0g/10min;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密度为0.94~0.96g/cm3,熔融指数为0.5~1.5g/10min;所述涂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密度为0.9~0.92g/cm3,熔融指数为2.0~4.0g/10min;聚丁烯树脂密度为0.8~0.91g/cm3,熔融指数为0.5~1.5g/10min;聚酯改性有机硅的熔点为54℃。
优选的,所述电晕层、中间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1:1~3: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PE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