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6578.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5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B63B3/14;B63B1/38;B63B9/06;B63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分段 底板 船舶结构 货油舱 纵舱壁 船舶航行 船舶底板 船舶重心 底板连接 航行阻力 内凹结构 内凹区域 双层结构 依次连接 排水量 分隔 浮力 减小 空载 平直 气膜 凸设 甲板 海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结构,包括底板和舷侧,舷侧通过舭部与底板连接,舷侧、舭部和底板为双层结构,底板包括沿船舶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第一分段和第三分段为平直分段,第二分段朝向船舶的内部凸设,第二分段的最高点设置有与船舶的甲板连接的中纵舱壁,中纵舱壁将船舶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第一货油舱和第二货油舱。通过将船舶的底板设置为内凹结构,可有效的减少船舶的排水量和浮力,使得船舶在空载航行时能够具有更低的船舶重心高度,以及可使得船舶能够处于合适的吃水量。此外在船舶航行时空气将会与海水混合进入到船舶底板的内凹区域,在船舶的底部形成气膜,减小船舶的航行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油船中出于空载时的航行稳定性考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船舶上设置压载舱。在船舶返航前需要在压载舱内装载压载水,以保证船舶的吃水深度和船舶的重心高度。
然而,在船舶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微生物、细菌甚至是小型鱼类以及各种物种的卵、幼体或孢子,这些生物在跟随船舶航行的过程中有的因为无法适应温度、盐度等因素的变化而死亡,但有的能够生存下来,并最终随着船舶压载水排入新的环境中,成为外来入侵物种,而且压载水还会传播有害的寄生虫和病原体,甚至可能导致当地物种的灭绝。
在现有的技术中多是采用化学药剂或其他方法杀死船舶压载水中的生物,但这样常常会带来化学药剂的二次污染,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不需要压载水的船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结构,其正常航行不需要压载水,并且能够保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船舶结构,包括底板和舷侧,所述舷侧通过舭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舷侧、所述舭部和所述底板为双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沿船舶的宽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为平直分段,所述第二分段朝向所述船舶的内部凸设,所述第二分段的最高点设置有与所述船舶的甲板连接的中纵舱壁,所述中纵舱壁将所述船舶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第一货油舱和第二货油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分段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分段和第二倾斜分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倾斜分段和所述第二倾斜分段之间的圆弧分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倾斜分段和所述第二倾斜分段对称设置于所述圆弧分段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双层结构的所述舷侧、所述舭部和所述底板的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有临时压载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船舶两侧的所述舷侧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压载舱和第二压载舱,所述舭部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三压载舱和第四压载舱,所述第一分段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的第五压载舱,所述第三分段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的第六压载舱,所述第二分段的外板和内板之间由所述最高的两侧分别形成的第七压载舱和第八压载舱,所述第一压载舱、所述第二压载舱、所述第三压载舱、所述第四压载舱、所述第五压载舱、所述第六压载舱、所述第七压载舱和所述第八压载舱相互独立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船舶两侧的所述舷侧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压载舱和第二压载舱,所述舭部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三压载舱和第四压载舱,所述第一分段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的第五压载舱,所述第三分段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的第六压载舱,所述第二分段的外板和内板之间由所述最高的两侧分别形成的第七压载舱和第八压载舱,所述第一压载舱、所述第三压载舱、所述第五压载舱、和所述第七压载舱相互贯通设置,所述第二压载舱、所述第四压载舱、所述第六压载舱、和所述第八压载舱相互贯通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分段的凸起高度为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6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