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制备板材的方法、壳体、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7674.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C23C14/22;H05K5/02;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颜色调节层 电子设备 陶瓷基板 壳体 制备 陶瓷壳体 位置处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板材、制备板材的方法、壳体、电子设备。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板材,包括:陶瓷基板;以及颜色调节层,所述颜色调节层设置在所述陶瓷基板上,所述颜色调节层不同位置处的厚度不完全相同。由此,该板材可以呈现丰富的色彩,提升了利用该板材制作的陶瓷壳体的外观和表现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表面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板材、制备板材的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领域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材料也随之丰富。目前,玻璃材料因其良好的透光性、耐腐蚀性、耐热性以及易于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市场,例如平板玻璃被广泛应用于美化电子设备的外壳,并且被用于保护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不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而且对其外观、质感等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陶瓷材料因其温润如玉的质感、尊贵典雅的寓意成为研究的热点。
然而,目前的陶瓷板材的色彩以及外观效果,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目前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陶瓷板材,其色彩方面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玻璃板材相比,陶瓷板材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光泽和质感,产品表现力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但是,陶瓷板材的透过率较低(同等厚度的陶瓷板材透过率要比玻璃板材低),因此,陶瓷板材较难像玻璃板材一样,通过在底部印刷彩色物质,并使其透射出来的方法来实现丰富的色彩及外观。目前在陶瓷板材上实现彩色通常是通过在釉料中添加染料颗粒,或者通过将陶瓷板材减薄至某一厚度,提升其透过率,从而使底部印刷的彩色物质透射出来实现的,这两种方法所能实现的色彩和外观效果有限,较难实现渐变的色彩效果,并且陶瓷板材的厚度过低,会影响其机械性能等,不利于提升所制备的电子设备壳体的综合性能。因此,如果能提出一种新的陶瓷板材,能简便地实现丰富的色彩外观,尤其是实现颜色渐变的外观效果,而不影响其本身的质感以及机械性能等,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板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板材包括:陶瓷基板;以及颜色调节层,所述颜色调节层设置在所述陶瓷基板上,所述颜色调节层不同位置处的厚度不完全相同。由此,厚度不同的颜色调节层可以使该陶瓷板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并且颜色调节层的厚度渐变时,该陶瓷板材所呈现的色彩也可以渐变,从而丰富了陶瓷板材的色彩以及外观效果,提升了该板材制作的壳体的视觉冲击力以及产品表现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板材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提供陶瓷基板;利用真空镀膜在所述陶瓷基板上形成厚度渐变的颜色调节层。由此,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在陶瓷板材上实现丰富的色彩以及外观效果,并可以在陶瓷板材上实现渐变色,提升了该板材制作的壳体的视觉冲击力以及产品表现力。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壳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前面所述的板材或者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板材制备的。由此,该壳体具有前面所述的板材或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板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壳体具有丰富的色彩及外观,可以实现渐变色的外观效果,视觉冲击力出众,产品表现力强。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主板以及存储器;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主板相连。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壳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具有丰富的色彩以及外观,可以陶瓷渐变色的外观效果,视觉冲击力出众,产品表现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7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