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辆以及行人调控红绿灯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113.0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5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可可 |
主分类号: | G08G1/04 | 分类号: | G08G1/04;G08G1/0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绿灯 非机动车辆 采集单元 调控 行车道 红绿灯切换 红绿灯系统 车辆通行 感应单元 机动车辆 影像信号 交通灯 研发 采集 传递 | ||
本发明涉及交通灯切换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种基于车辆以及行人调控红绿灯的装置,包括红绿灯系统,还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行人等候区内行人、非机动车辆,以及行车道的机动车辆;感应单元,用于接收采集单元传递的影像信号,如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种基于车辆以及行人调控红绿灯的装置,是针对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研发红绿灯切换方法,从而减少了车辆和行人的红绿灯等待时间,极大提高行人、车辆通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灯切换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车辆以及行人调控红绿灯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逐步普及至百姓家,加上其他用途使用的车辆,增大了道路通行压力,阻碍了行人出行效率。目前城市交通路口大都采用预设值的红绿灯来调控车辆、行人通行,以保证和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驾驶员同志或者比较细心的行人会发现,有些交通路口,特别是市郊或者夜间车辆、行人稀少时,自己在等待绿灯通行时,往往遇到对应车道没有车辆和行人,但却是绿灯而造成“空等”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行车人和行人的出行时间,而且增加车辆因无谓等待绿灯而浪费燃料,增大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
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有“基于物联网的最大车流量时间段红绿灯控制方法”(CN2016102007767)以及“一种物联网智能时间调控红绿灯”(CN2015109904576)。该种技术是利用物联网及其他辅助手段跟踪、监测一定时间的车辆种类、通行时间等方法计算控制切换红绿灯持续时间,其缺陷是没有考虑“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中间有可能没有给行人留有充足的通行时间,而切换红绿灯,造成交通事故,存在很大的交通隐患;其次是因为车辆通行没有规律,把当次的监测时间作为下一个绿灯通行时间,显然是不科学的。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20161077261X),存在如下缺陷:1、人行道两侧设置升降栅栏,容易造成行人伤害,因为人们的交通意识和素养参差不齐,难免个别行人由于主客观原因擅闯红灯而受到伤害;2、同样没有考虑行人和弯道的通行时间;3、根据地感线监测车流量而调整切换通行时间,没有考虑单道长时间无车以及双道车辆相等时,则不能实现红绿灯切换,反而影响到交通通行秩序。
“智能红绿灯系统”(2016202509928),本技术可以实现节约车辆等待时间及快速通过,但缺陷是没有考虑行人和弯道的红绿灯切换方法,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感应红绿灯”(2016203085275)本技术缺陷一是同样没有考虑行人的通行问题;二是东西南北如果同时压到“开关”怎么切换未知。
“一种可自动识别行人人数调整换灯节奏的智能人行红绿灯系统”(2016202415371),本技术可实现自动识别人数而调整换灯时间,但其恰恰与上述技术相反,没有考虑车辆、弯道以及非机动车辆的因素。
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等是组成道路路口交通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孤立的针对车辆或行人单独研发红绿灯切换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车辆以及行人调控红绿灯的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车辆以及行人调控红绿灯的装置,包括红绿灯系统,还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行人等候区内行人、非机动车辆,以及行车道的机动车辆;感应单元,用于接收采集单元传递的影像信号,并发送信号至信息交换传导;信息交换传导单元,安装在红绿灯系统上,用于接收感应单元发送的信号,根据该信号切换启用设定控制方法,并通过控制单元作用于红绿灯系统,切换后的红绿灯系统如果没有新的信号传递至信息交换传导单元上,将继续按照设定控制方法切换红绿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可可,未经朱可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