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2752.7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2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范江鹏;刘玉荣;周开平;刘德宁;赵海兴;王治伟;王庆祥;张福祥;安四元;赵秀梅;郭培燕;郝亚星;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F02M31/13;F02M31/16;F02M31/20;F02N19/04;F02D41/06;F02D3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赵江艳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防爆 柴油机 用进气 燃油 恒温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壳体(20),所述加热壳体(20)内设置有进气腔(17)和燃油加热腔(18),所述进气腔(17)和燃油加热腔(18)内均设置有生热片(12),所述进气腔(17)一侧通过进气栅栏(7)与进气系统连通,另一侧与防爆柴油机进气口连通,所述燃油加热腔(18)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燃油加热腔(18)的燃油铜管(16),所述燃油铜管(16)的一端与油箱连通,另一端与电控混合阀(4)的进口连通;所述电控混合阀(4)的另一进口与油箱连通,出口与高压油泵进口连通;所述加热壳体(20)外设置有分别位于进气腔(17)和燃油加热腔(18)外的进气冷却水套(10)和燃油冷却水套(11),所述进气冷却水套(10)的冷却水口通过第一防爆电磁阀(5)与防爆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水路连通,所述燃油冷却水套(11)的冷却水口通过第二防爆电磁阀(6)与防爆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水路连通;所述生热片(12)通过预热电磁阀(3)与直流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7)与进气冷却水套(10)之间和燃油加热腔(18)与燃油冷却水套(1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7)和燃油加热腔(18)内均设置有陶瓷垫片(13),所述生热片(12)设置在所述陶瓷垫片(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冷却水套(10)和燃油冷却水套(11)的壳体外设置有接线柱(9),所述进气腔(17)和燃油加热腔(18)内的生热片(12)通过电极(22)串联连接,并通过电极(22)与所述接线柱(9)连接,所述电极(22)外周依次设置有阻燃硅胶管(15)、绝缘管(14)和电极导管(23),所述电极(22)通过绝缘片(21)固定在所述加热壳体(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处理单元(2),所述微处理单元(2)和所述预热电磁阀(3)设置在电控系统隔爆箱(1)中,所述预热电磁阀(3)、第一防爆电磁阀(5)和第二防爆电磁阀(6)和电控混合阀(4)的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单元(2)用于:
在启动前监测到防爆柴油机水温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预热电磁阀(3)接通,使防爆柴油机预热一段时间;以及达到设定预热时间时,断开所述预热电磁阀(3),并提示驾驶人员启动防爆柴油机;在防爆柴油机启动时,控制电控混合阀(4)的调节比例,使其将热柴油端的截面开至最大,而常温柴油端的截面关闭;以及在防爆柴油机正常运转阶段,控制所述第一防爆电磁阀(5)关闭,同时根据入高压油泵的燃油温度,控制电控混合阀(4)的调节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燃油恒温装置通过法兰与防爆柴油机进气系统连通,并通过螺栓与防爆柴油机进气系统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控的防爆柴油机用进气燃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为电压为24V的车载电池,所述第一防爆电磁阀(5)、第二防爆电磁阀(6),电控混合阀(4)和预热电磁阀(3)均为防爆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27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