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大叶金丝楸有效新梢分化数量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5458.1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敏;王利民;董晓宇;张和臣;符真珠;师曼;蒋卉;王慧娟;高杰;王耀瑭;崔巍;袁欣;冯乃曦;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金丝 有效 分化 数量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叶金丝楸有效新梢分化数量的组织培养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组组合培养基提高大叶金丝楸新梢分化数量,该组合培养基包括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生长培养基。提高大叶金丝楸新梢分化数量的组织培养方法中,包括:建立无菌体系、两步接力方式继代培养、诱导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步骤。本申请所提供大叶金丝楸组培方法,一方面通过培养基组分的优化调整,另一方面在继代培养过程中调整培养方式,通过采用两步接力的方式在特定培养基进行组培苗继代培养,在不延长总体培养时间的同时,兼顾了增殖与生长过程,增加了有效新梢数量,同时较好避免了组培过程中玻璃化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叶金丝楸有效新梢分化数量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楸树(
楸树自古以来一直延用“取傍生者植之”的方法繁衍,进而逐渐形成了单一无性系,但由于这种繁殖方法的繁殖速度较慢,受限较多,因而使楸树的种植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为适应绿化栽培的大量需求,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大叶金丝楸种苗,是推广大叶金丝楸种植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技术手段。
就植物组培快繁种苗生产而言,一般而言,不仅要有稳定的增殖系数能够继代扩繁,还要确保足够数量用于生根培养的有效新梢,才能使种苗生产顺利进行。而就金丝楸的组培技术研究而言,对现有采用单一培养基进行金丝楸增殖的技术(翟晓巧等,金丝楸茎段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 (4) :319-321,培养基为WPM+IBA0.3 mg/L+6-BA 5 mg/L)研究后发现,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高浓度的6-BA(5 mg/L),采用此方法进行大叶金丝楸组培快繁育苗时,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组培苗容易出现愈伤组织大、苗矮小、玻璃化等问题,造成增殖不稳定,能够用于继代或生根培养的有效新梢分化数量少(如附图2所示),难以满足组培工厂化育苗生产要求。因此,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增殖稳定、获得有效新梢分化数量多的组培方法,对大叶金丝楸的种苗繁育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步接力增殖提高大叶金丝楸有效新梢分化数量的组织培养方法,从而为大叶金丝楸的组培体系的建立和种植推广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
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组用于提高大叶金丝楸有效新梢分化数量的组合培养基,该组合培养基用以提高组培过程中大叶金丝楸有效新梢分化数量,包括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生长培养基;
所述诱导培养基,MS(或WPM)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6 g/L+6-BA 0.8mg/L+NAA(IBA或IAA)0.1 mg/L;较优配方为:WPM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6 g/L+6-BA 0.8mg/L+IBA 0.1 mg/L;
所述分化培养基,WPM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6 g/L+6-BA 0.6~3.0mg/L+IBA0.1~0.3mg/L;较优配方为:WPM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6 g/L+6-BA 1.0~2.0mg/L+IBA0.1~0.2mg/L;最优配方为:WPM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6 g/L+6-BA 2.0mg/L+IBA 0.1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樱花组培快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掌幼茎培养快速获得愈伤组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