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及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4096.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黎峰;刘向冬;蒋曙晖;石慈忠;杨博;顾剑刚;沈立宁;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H5/14 | 分类号: | B63H5/14;B63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莎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侧推 传动组件 盖板驱动装置 储存腔体 关闭系统 管口 收纳状态 船舶 内壁连接 依次连接 储存腔 管开口 体内 驱动 封闭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及船舶,涉及船舶的技术领域,该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包括:盖板储存腔体、盖板、传动组件和盖板驱动装置,所述盖板储存腔体位于所述侧推管的周向外侧;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盖板储存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盖板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盖板依次连接,所述盖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从而带动所述盖板在关闭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变换;所述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盖板将侧推管开口封闭,所述盖板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盖板收回于所述盖板储存腔体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及船舶。
背景技术
使用侧推器能够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回转性,但侧推管贯穿船体两舷,侧推管在船体上的开口会导致船体流线间断,引起船体的阻力上升,从而影响船舶的快速性。安装侧推管口关闭系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而侧推管口关闭系统技术正是解决船舶航行中因船体开孔而产生额外阻力的问题。
船舶航行过程中关闭侧推管口的关闭装置以保证船体流线完整,在船舶使用侧推器进行作业时,将盖板进行收藏,从而既能提高船舶的阻力性能也能保证侧推的工作状况不受影响。
现有的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分为两片,沿着平行于外板的轴进行翻转,两片盖板依然位于侧推管开口处,形成百叶窗的形式。虽然航行过程中能够保证船体的完整性,提高自立性能,但是由于其原地翻转的特点,导致侧推管水流出口受到一定的阻挡,对侧推作业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侧推管口关闭系统片会因为由垂直翻转为水平导致部分叶片伸出突出于船体外,在船舶同时进行抛锚或者起锚的过程中容易与首锚产生挂碰导致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及船舶,以缓解了现有的百叶窗式的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存在的侧推阻力大且影响抛锚和起锚动作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包括:盖板储存腔体、盖板、传动组件和盖板驱动装置,所述盖板储存腔体位于所述侧推管的周向外侧;
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盖板储存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盖板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盖板依次连接,所述盖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从而带动所述盖板在关闭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变换;所述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盖板将侧推管开口封闭,所述盖板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盖板收回于所述盖板储存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驱动装置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与所述盖板储存腔体内壁铰接;所述盖板的背面设置有连接臂;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摆臂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储存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油缸的活动支撑臂与所述摆臂的一端铰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摆臂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盖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的连接臂的数量、所述盖板驱动装置的数量和所述摆臂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一对应,所述传动轴的数量为一个,多个所述摆臂均与一个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臂均与一个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包括前水密液压锁紧装置,所述前水密液压锁紧装置用于固定于侧推管的内前壁上,所述前水密液压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所述盖板锁紧,以防止所述盖板发生朝所述盖板储存腔体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包括后水密液压锁紧装置,所述后水密液压锁紧装置用于固定于侧推管的内后壁上,所述后水密液压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所述盖板锁紧,以防止所述盖板发生朝所述盖板储存腔体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侧推管口关闭系统包括上水密液压锁紧装置,所述上水密液压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储存腔体内壁上,所述上水密液压锁紧装置用于在所述盖板处于收纳状态时将所述盖板锁紧,以防止所述盖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4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浮下潜压载的抛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内部防海盜安全舱的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