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轮齿轮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7586.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银泉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蜗轮齿轮 质量稳定 保温 齿形精加工 齿轮定位 齿形加工 粗车加工 高温加热 工艺加工 基准校正 精车加工 毛坯锻造 强风冷却 生产效率 图纸加工 粗糙度 毛坯 键槽 空冷 炉内 磨孔 修正 检验 加工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蜗轮齿轮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包括步骤:1)毛坯锻造;2)对毛坯进行热处理,在940~96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加热,保温2~3h,进行强风冷却10~14min,在温度为580~620℃的炉内进行保温1~1.5h,空冷;3)粗车加工外形;4)精车加工;5)齿形加工;6)热处理;7)插键槽;8)基准校正,以内孔和端面为基准进行磨孔和端面修正至图纸加工尺寸;9)齿形精加工;10)检验。采用该工艺加工蜗轮齿轮,齿轮定位准确,热处理质量稳定,成品精度高,粗糙度小,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单,成本较低,适宜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轮齿轮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齿轮机构是近现代机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是传递机器动力和运动的一种形式,是机械产品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与其他传动形式相比,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圆周速度高、传动准确、使用寿命长以及结构尺寸小等特点,是机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动形式。蜗轮齿轮是机械齿轮中的重要的一种齿轮类型,更是最为普遍的一种齿轮样式。
蜗轮齿轮的齿轮机构啮合传动时,沿其齿长方向存在较大的切向相对滑动速度,因而会产生较大的率擦磨损;另一方面,两轮齿廓处于点接触状态,其接触应力值会很大致使曲面过早被压馈,促使轮齿磨损加剧。所以对于蜗轮齿轮加工精度、粗糙度和齿轮硬度的要求会较高,也就证明在齿轮加工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热处理方式和精准的定位进行齿形的加工,保证工件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精度高、热处理稳定、适于批量生产的齿轮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蜗轮齿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毛坯锻造。
2)对毛坯进行热处理
在940~96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加热,保温2~3h,进行强风冷却10~14min,在温度为580~620℃的炉内进行保温1~1.5h,空冷。
3)粗车加工外形
各部留加工余量1.5~4mm。
4)精车加工
内孔至锥孔塞规刻线外露6~8mm,总长留加工余量0.1~0.3mm。
5)齿形加工。
6)热处理。
7)插键槽。
8)基准校正
以内孔和端面为基准进行磨孔和端面修正至图纸加工尺寸。
9)齿形精加工。
10)检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5)齿形加工包括滚齿、倒角、钳工去毛刺和剃齿,所述滚齿齿厚留加工余量为0.25~0.35mm,所述剃齿加工至公法线至尺寸上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6)热处理包括正火、渗碳淬火和回火,所述正火加热温度达到860~900℃时,将齿轮移入渗碳介质中,进行加热保温1~2h后进行淬火,所述淬火温度为820~860℃,保温1.5~2h,所述回火为低温回火,回火温度180~220℃,保温2~3h。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9)齿形精加工以内孔和端面进行定位,对齿轮进行磨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银泉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银泉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7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