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8819.4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钱惠民;奚明杰;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柴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车位锁 侧装 旋臂 锁身 水平旋转 车位 紧靠 车轮 道路停车位 车辆运动 车轮接触 设计应用 水平旋臂 行人车辆 运动过程 装置安装 装置结构 侧面 车位锁 锁车 轮胎 受损 通行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包括锁身和可水平旋转的旋臂;所述旋臂的一端与所述锁身连接,所述旋臂打开时水平旋转至与车轮接触后停住并与车轮紧靠,所述旋臂收合时位于锁身内部;该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位于车位的侧面。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的使用方法。本装置安装于车位侧面,尤其适用于道路停车位,不破坏路面,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可靠实用。本发明区别于传统车位锁,在构造上采用创新的水平旋臂结构,紧靠车轮,从而限制车辆运动,从而达到锁车目的,是目前此类设计应用的首创,运动过程中仅于轮胎有接触可能,车辆受损风险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位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车位侧面的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该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但是停车位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汽车的增长速度,缺口巨大。道路停车场作为缓解城市停车压力的一种手段,一方面可以填补城市停车位的缺口,解决“停车难”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利用城市道路资源,提高其使用率,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道路停车的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这是目前道路停车行业最为传统也最为普遍的收费方式,然而却有着诸多弊端,一方面人工收费不够规范,在收费环节上缺少监管,多收费、重复收费、不开发票成了收费员开辟敛财的新手段,停车费用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人工只能在特定时段收费,无法全时段收费,这也造成了大量的停车费用流失。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日益发展,各种的智能停车系统也随之兴起,但是都是基于地磁或线圈探测技术对车位状态信息的收集和共享,以及对停车需求的引导,对停车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究其原因是缺乏核心的硬件基础对停车行为进行限制和规范,换言之,即缺乏一种智能的车位锁限制和引导停车,规范收费行为。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车位锁均安装在地面上,通过车位锁升降方式来限制和引导停车。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0145907.5,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智能车位锁,包括有可电动升降的升降式车位锁以及为所述升降式车位锁提供工作用电的供电系统,所述升降式车位锁包括底座以及上盖,所述上盖的底面通过X型升降连杆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所述X型升降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其缺陷在于:该车位锁安装在地面上,对于地面难免有破坏,会影响地面的完整性,且在地面上安装难度较高,特别是对于道路两边的停车位而言,地面安装车位锁无疑会破坏路面,影响行人车辆通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主要由两个可以水平旋转的旋臂及锁身组成,两个旋臂打开后分辨靠住车辆的两个轮胎,从而限制车辆运动,达到锁车的目的。本装置安装于车位侧面,尤其适用于道路停车位,不破坏路面,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可靠实用。为此,本发明还提供该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包括锁身和可水平旋转的旋臂;所述旋臂的一端与所述锁身连接,所述旋臂打开时水平旋转至与车轮接触后停住并与车轮紧靠,所述旋臂收合时位于锁身内部;该侧装智能车位锁装置位于车位的侧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臂与所述锁身未连接的一端设有护套,所述旋臂上靠近所述护套的位置设有脚轮;所述护套的材料为软质橡胶;所述脚轮是减震脚轮,其内部有弹簧回弹结构,在受力后会适当收缩避免损坏,外力消失时则回复原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身内设有驱动控制系统和无线或有线通信模块,该驱动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模块收到指令后,控制所述旋臂进行打开或者收合的动作,从而达到对车辆进行锁止或者放行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柴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柴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8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