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高COD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废水零排放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3327.4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鸣;苏闯建;陈久林;陈顺权;莫明;陈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盐高 cod 废水 排放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盐高COD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废水零排放工艺,所述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废料系统、氧气系统、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及旋风分离系统。本发明整个系统初始启动时,利用电能对蒸发水和高盐高COD进行加热,稳定运行后,通过旋风分离器产生的二次蒸汽加热蒸发水和高盐高COD,同时通过减压阀对液体降压使其在旋风分离器中闪蒸分离净化,最终得到蒸汽和盐渣,从而高效节能地实现高盐高COD的零排放处理,降低电加热器的电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盐高COD废水零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盐高COD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废水零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高盐高COD具有含盐量高、成分复杂、易产生结垢和腐蚀现象、有机物浓度高且难以降解等特点,常规的物化法和生化法难以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且能耗较高。若直接排放必然对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大量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反渗透为主的膜法脱盐技术回收率仅为75%,还有25%的含盐量更高的浓缩液排放,且还存在膜污堵严重的问题。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可以高效地将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降解为CO2、H2O等无毒无害产物,具有反应速率快、降解彻底、无二次污染、热回收潜力巨大等独特优势,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之一,同时使用水膜反应器还可以有效解决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的腐蚀和盐沉积问题。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将高盐高COD加压升温到超过水的临界状态点(22.1MPa,374℃)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传统水膜反应器出口温度较低,造成高盐高浓度COD处理成本较高,同时高含盐废水的除盐率较低,不能满足零排放要求。
因此,发明一种高盐高COD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废水零排放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盐高COD废水零排放系统及工艺,解决传统水膜反应器反应通过一般能量回收仍不能满足物料预热需求、进而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高盐高COD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
废料系统、氧气系统、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及旋风分离系统;
所述废料系统、氧气系统分别与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的进料口管路连接;
所述旋风分离系统,包括第一旋风分离器、第二旋风分离器和第三旋风分离器;
所述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的超临界水氧化产物出口经第一减压阀与第一旋风分离器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蒸汽排出口管路与废料系统中的物料进行间壁换热后,经第三减压阀与所述第三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高浓盐废水出口管路经第二减压阀与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连接。
具体地,所述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包括多孔内壳和承压外壳;所述承压外壳设置于多孔内壳外部,所述多孔内壳顶部设有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于外管内侧,所述外管顶部设有高盐高有机物废水注入口,所述内管顶部设有氧气注入口;所述承压外壳底部设有超临界水氧化产物出口;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的承压外壳与多孔内壳之间设有蒸发水分隔环;所述承压外壳设有第一蒸发水注入口和第二蒸发水注入口,所述第一蒸发水注入口和第二蒸发水注入口分设于所述蒸发水分隔环的两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蒸发水系统,所述蒸发水系统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水膜反应器的蒸发水注入口管路连接;所述蒸发水系统包括蒸发水箱;所述蒸发水箱一出口支路经第二水泵、第一预热器、第一电加热器,与第一蒸发水注入口管路连接;所述蒸发水箱另一出口支路经第一水泵、加热器,与第二蒸发水注入口管路连接;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底部。
进一步的,第一旋风分离器的蒸汽排出口管路与蒸发水系统于第一预热器进行间壁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3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