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冶炼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5565.9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文华;顾旭;徐世杰;万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和兴碳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97 | 分类号: | C01B32/9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16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冶炼 工艺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冶炼工艺,涉及碳化硅冶炼技术领域。包括材料准备、装炉过程、冶炼过程三大步骤。材料准备包括多种配比的部料原料,共同组成冶炼原料;装炉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第1~第12部料,期间还包括放置和抽出隔板箱、制作炉芯和炉头。冶炼过程分三阶段进行送电,第一阶段以20000kW~25000kW的功率送电,持续运行48h;第二阶段,在12h内,逐渐平稳增加供电功率至32000kW~36000kW;第三阶段,保持32000kW~36000kW不变,持续运行7~9天。到达设计总送电功率后,停止供电,进行自然冷却。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碳化硅冶炼工艺,通过控制部料原料配比、装炉工艺、冶炼过程,每吨产品的电耗低,生产成本低,冶炼后结晶筒无鼓包现象,碳化硅产品密度大,品质高,一级品产量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碳化硅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冶炼工艺。
背景技术
碳化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低,耐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冶炼、半导体、航天、军工、精密仪器等领域。目前碳化硅合成主要采用痰热还原法制备。
碳热还原法是采用艾奇逊炉进行冶炼,艾奇逊炉是以碳质材料为炉芯的电阻炉,通过通电加热石英(SiO2)和碳的混合物生成碳化硅。在冶炼过程中,向电阻炉持续通电,炉芯体温度上升,至一定温度后,热量从炉芯传递到周围,使周围材料相互反应生成碳化硅。传统工艺中,一般采用恒功率送电方式进行冶炼,但在冶炼工程中,不同时间段内的反应量是不同的,因而所需的能量也存在不同。若一味的恒功率送电,导致前期送电功率过大,引起冲击电流过大,不仅会造成碳化硅冶炼耗能大,成本增加,而且会引起碳化硅鼓包严重,碳化硅产品密度疏松,品质低,以及下游客户产品质量不达标等。
因而,亟需一种可有效控制碳化硅产品质量,满足节能要求,降低生产成本的碳化硅冶炼工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冶炼工艺,以解决碳化硅冶炼耗能大,生产成本高,碳化硅产品密度疏松,品质低等问题。
一种碳化硅冶炼工艺,包括:
材料准备:选择碳质材料、石英砂;将所述碳质材料与所述石英砂按照预设配比进行混合,形成冶炼原料;所述预设配比包括12种配比,分别对应第1~第12部料的部料原料,12种所述部料原料共同组成所述冶炼原料;
装炉过程:
S1在炉膛上依次沿竖向方向进行第1~第4部料,在此之前,在对应的所述部料原料中加入预设重量的水分;
S2安装隔板箱,所述隔板箱安装在所述S1中的第1~第4所述部料原料之上;
S3制作炉芯,将石墨粉分多次铺设在所述隔板箱内部,直至所述隔板箱内部被填充满,每次铺设后,对石墨粉进行压实;
S4制作两个炉头,所述炉头设置在所述炉芯与供电电极位置之间;
S5在所述隔板箱的两侧外壁,贴壁面沿横向方向依次进行第5~第8部料,在此之前,在对应的所述部料原料中加入预设重量的水分;
S6抽出所述隔板箱;
S7在所述炉芯和第1~第4所述部料原料的上方沿竖向方向依次进行第9~第12部料,在此之前,在对应的所述部料原料中加入预设重量的水分;
冶炼过程:供电加热所述炉芯,分三阶段进行送电,第一阶段以20000kW~25000kW的功率送电,持续运行48小时;第二阶段,在12小时内,逐渐平稳增加供电功率至32000kW~36000kW;第三阶段,保持32000kW~36000kW不变,持续运行7~9天;
停炉:达到设计总送电功率后,停止供电,进行自然冷却。
可选的,所述碳质材料包括无烟煤或石油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和兴碳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和兴碳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55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