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6300.0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8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喜;吕卫光;陶晓斌;郑宪清;张惠兰;张娟琴;张翰林;白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22/00;A01G22/40;A01G22/22;A01K67/033;A01B7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稻田 病害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稻田进行秸秆还田、铧犁翻耕,并投放蚯蚓;2)在稻田上播种牧草,再将牧草翻耕入田后种植当季水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在受病害稻田内投放蚯蚓的同时,采用相配合的农艺技术,并种植某些特定作物,能够实现在土壤源头中消灭或减少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真菌病害的菌丝体和菌核,抑制其分生孢子萌发,进而达到控制稻田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生物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属于生态农业水稻真菌性病害生物防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蚯蚓活动且种植黑麦草或苜蓿草用于降低水稻田中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栽培历史悠久,随着近现代农业的发展,水稻育种技术、栽培技术、施肥技术与虫害防治技术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水稻病害尤其是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稻区均发生,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在水稻的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纹枯病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
当前,秸秆还田是主要的农业秸秆废弃物利用方式,但秸秆还田后染病的纹枯病和稻瘟病菌核等进入土壤,增加了土壤中病菌数量,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会爆发,加大了防控难度。当前水稻栽培中关于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选育抗病品种、水肥控制以及药剂防治,主要还是使用大量化学农药,效果不尽如人意。
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真菌性病害的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只有从源头上防控病害,抑制其分生孢子的萌发,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病害的发生。已有的专利技术主要还是以化学药剂防控为主,吴嫦华提出了“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的复合药剂”(申请号CN201711488371.9),主要为稻瘟酰胺、乙唑醇、氮肥、磷肥、钾肥、腐殖酸、助剂、微量元素、络合剂、表面活性剂和增效剂等,利用杀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进行组合来防治稻瘟病。邓付圆提出了“一种含噻呋酰胺和蜡质芽孢杆菌的杀菌组合物”(申请号CN201711334780.3),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由噻呋酰胺和蜡质芽孢杆菌组成,设定含量为90亿个活芽孢/克的蜡质芽孢杆菌母药为90%原药,噻呋酰胺和蜡质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1:8,利用组合物来进行纹枯病防控。吴磊提出了“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711244503.3),农药主要是由一年蓬、常春藤、酸模、益母草、白兰花、苍耳、商陆、乳化剂等组成。以上方法主要还是以化学药剂为主的物理防控方法,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化学药剂的安全性以及防病可持续性存在疑虑。
蚯蚓是一种古老的土壤动物,达尔文称它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利用蚯蚓活动处理土壤是一项古老而又新颖的生物技术,蚯蚓被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设施土传病害土壤等。不仅如此,蚯蚓(又称地龙)还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蚯蚓的药用价值很高,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中药,其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以及利尿的功效。蚯蚓的食性很杂,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因此,可将蚯蚓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对于防控稻田病害特别是纹枯病和稻瘟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选用培育特定品种的蚯蚓,结合一系列农艺措施,利用蚯蚓活动及其分泌的抗菌肽等物质与特定作物相配合,来防控稻田病害特别是纹枯病和稻瘟病,取食真菌菌核及菌丝体,抑制其分生孢子萌发,进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减缓病害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防控稻田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6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