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塑壳全自动高效注塑生产线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6496.3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汤明修;陈国斌;施飘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海长兴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B9/06;B29C48/355;B29C48/885;B29C37/0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开腾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条 切粒 传输通道 吹气机构 切粒机构 传输 注塑 蓄电池 传输组件 吹气 切刀 塑壳 原料破碎装置 导向组件 干燥处理 滑动作用 挤出装置 控制组件 连续传输 内部设置 输出装置 提升装置 间歇式 切刀处 注塑机 料条 塑粒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塑壳全自动高效注塑生产线及工艺,包括原料破碎装置、提升装置、冷却输出装置、塑条挤出装置机架、传输切粒机构、间断吹气机构及注塑机,传输切粒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组件、第二传输组件及间断切粒组件,间断切粒组件间断滑动作用于塑条传输通道内;间断吹气机构包括吹气导向组件及间断控制组件;通过在传输切粒机构内部设置间断切粒组件,间断切粒组件于塑条在塑条传输通道内进行传输的同时进行切刀对塑条的同步切粒,同时在进行间断切粒时控制间断吹气机构实现对进入塑条传输通道内的塑条和切刀间歇式吹气干燥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切刀处后连续传输的料条形成弯曲,影响塑粒产品的质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塑壳注塑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塑壳全自动高效注塑生产线及工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外壳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其多以聚乙烯塑料所制,具有耐热、耐酸等特点。当将铅酸蓄电池外壳组装成铅酸蓄电池后,其整体质量较大,在搬运或者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摔落,极易使外壳发生破裂,直接使电池报废。目前为提高铅酸蓄电池外壳的强度,通常对铅酸蓄电池外壳的制备材料进行改进,但是对材料的改进难度较大,且效果也不显著。另外,极板组的厚度通常不一致,插入后很难保证完全与电池槽的槽壁完全压紧,使用时极易引起震动,造成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最重要的是,极板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一定的膨胀,使极板与电池槽内壁之间发生挤压,由于极板组与电池槽内壁之间是硬性接触,因此易引起脱膏甚至极板组损伤从而造成电池故障或失效,另外,由于极板组与电池槽内壁之间是硬性接触,当铅酸蓄电池发生震动时,极板组与电池槽内壁没有有效缓冲,极易因碰撞而引起活性物质掉落。
中国专利CN201520076860.3描述了一种塑料切粒机,包括主体,主体上连接有支架杆,支架杆上连接有刀片控制装置,刀片控制装置上连接有刀片盒,刀片盒内设有刀片,主体上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从动轴,主体上连接有主动轴箱,主动轴箱上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上设有带动装置,主动轴箱上设有引导板,主体上设有电动机,电动机上设有定时装置和电源按钮,主体上设有输送装置,主体上设有出料口;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操作方便快捷,切粒均匀,能够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如切粒机切刀在进行切粒动作时,塑条在传输过程中与切刀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接触,使得在切刀处后连续传输的料条形成弯曲,影响塑粒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塑壳全自动高效注塑生产线及工艺,通过在传输切粒机构内部设置间断切粒组件,间断切粒组件于塑条在塑条传输通道内进行传输的同时进行切刀对塑条的同步切粒,同时在进行间断切粒时控制间断吹气机构实现对进入塑条传输通道内的塑条和切刀间歇式吹气干燥处理,代替原有切刀横向方向静止进行塑条切粒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切刀处后连续传输的料条形成弯曲,影响塑粒产品的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塑壳全自动高效注塑生产线,包括原料破碎装置、设置于所述原料破碎装置一端的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提升装置另一侧下方的塑条挤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塑条挤出装置一侧的冷却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冷却输出装置一侧的机架以及注塑机,还包括:
传输切粒机构,所述传输切粒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该传输切粒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方的第二传输组件及间断切粒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之间形成塑条传输通道,所述间断切粒组件间断滑动作用于所述塑条传输通道内,且于该塑条传输通道中部进行塑条的切粒,所述注塑机位于所述传输切粒机构输出方向的一侧;以及
间断吹气机构,所述间断吹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冷却输出装置输出方向的一侧,且该间断吹气机构的吹气端位于所述塑条传输通道进料端的上方,该间断吹气机构包括吹气导向组件及间断控制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海长兴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滨海长兴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6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