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多肽合成反应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6961.3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芳;龚裕录;覃佐东;王宗成;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C07K1/04;C07K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42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反应 多肽合成 反应装置 多通道 管内 氮气管道 恒温箱体 加料装置 加液管道 加料 清洗液 旋转架 电机 氮气 固相合成法 合成多肽 树脂清洗 液体试剂 真空管道 废液缸 恒定的 可控温 混匀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多肽合成反应装置,包括气浴恒温箱体、合成反应管、电机和旋转架、加液管道、加料装置、真空和氮气管道;所述气浴恒温箱体提供反应所需恒定的温度;合成反应管提供多肽合成反应、树脂清洗的场所;电机和旋转架用于充分混匀反应液和清洗液;加液管道将所需的各种液体试剂通过管道加入到合成反应管内;加料装置中预先备好反应所需的各种物料,需加料时直接将物料加入到合成反应管内;真空管道可将合成反应管内的反应液或清洗液抽到废液缸内;氮气管道可将氮气通入各个合成反应管中。该多功能多肽合成反应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固相合成法批量的合成多肽,具有可多通道连续批量生产、可控温、反应充分、加料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肽合成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多通道多肽合成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使用固相合成方法批量合成多肽。
背景技术
多肽合成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起初都是液相法合成多肽,1963年,Merrifield首次提出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1972年,Lou Carpino改进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随着多肽合成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活性多肽被合成出来并应用广泛于药品、食品、饮料、日化品、畜牧业等领域。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固相多肽合成方法是Fmoc法固相合成多肽。其过程为:将目标肽第一个氨基酸加载到固相载体上;脱去氨基保护基团;缩合目标肽第二个氨基酸,然后重复(去保护→洗涤→缩合→洗涤→下一轮)操作直到缩合完目标多肽最后一个氨基酸。最后将多肽从固相载体上裂解下来得到粗品,进一步纯化、冻干得到目标多肽纯品。
现有常用的多通道多肽合成装置具有通道数量不够多,操作麻烦,温度无法控制,鼓吹氮气难以调节,加料效率低等缺点,合成效率低,很难满足目前多肽筛选和肽库建设的需求。现有的多肽固相合成装置通常为简易搭建的装置,通道数量少,并使用鼓吹氮气的方法将树脂和溶液均匀混合。简易搭建的合成装置通常无法控制反应温度,尤其在冬天非常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其通道数量在10个左右,液体试剂靠洗瓶挤压到反应器内,每次洗涤和反应都需要重复多次开启和关闭氮气开关,并且还需要随时调节和通入每个反应器中的氮气大小,加料时通常需要提前称量所需氨基酸到称样纸上后逐个加入到反应器内。在鼓吹氮气反应时,氮气量偏小会导致无法将树脂完全鼓起来,氮气量偏大很容易将树脂吹到反应器壁上,都会导致局部树脂反应不完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多通道多肽合成装置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稳定的多通道多肽合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通道多肽合成反应装置,包括气浴加热恒温箱和物料存储与加料装置,所述气浴加热恒温箱内设有旋转轴,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多个合成反应管,所述合成反应管的一端连接溶剂运输管并通过溶剂运输管将该端的各个合成反应管端口串联,在溶剂运输管的连通端设有用于供液的多通阀门,所述合成反应管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软管并通过压力软管将该端的各个合成反应管端口串联,在压力软管的连通端设有可供抽真空或吹氮气的多通阀门,所述旋转轴通过可调速电机带动旋转,继而带动合成反应管垂直翻动旋转,所述物料存储与加料装置用于存储物料以及向所述合成反应管中加料。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运输管的连通端伸入旋转轴一端部的轴心,并从该轴心端伸出且位于气浴加热恒温箱外;所述压力软管的连通端伸入旋转轴另一端部的轴心,并从该轴心端伸出且位于气浴加热恒温箱外;所述合成反应管旋转时,带动其两端的溶剂运输管和压力软管一起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多通阀门与溶剂运输管和压力软管连接的通道口处均设有前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运输管连通端的多通阀门为设有四个通道口的四通阀门,该四通阀门的其中三个通道口分别为甲醇溶剂进液口、脱保护液溶剂进液口和甲基甲酰胺溶剂进液口,另一个通道口与溶剂运输管连接并且在该通道口处设有四通阀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学院,未经湖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6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