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1886.5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付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智达思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88 | 分类号: | D04B15/88;D04B27/34;D04B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南路6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料 主机 毛絮 落料控制装置 固定底座 控制面板 送料机构 针织机械 收集箱 原料箱 导线电连接 材质问题 防止材料 工作进度 机械振动 减振机构 空气环境 落料机构 上端固定 吸尘机构 上端 落料管 前表面 上表面 维修门 减振 铰链 下端 焊接 施加 车间 堵塞 吸收 | ||
1.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收集箱(1)、落料主机(2)、原料箱(3)、控制面板(4)、固定底座(5)、维修门(6)、铰链(7),所述收集箱(1)固定安装在落料主机(2)左上端,所述落料主机(2)右上端固定安装有原料箱(3),所述控制面板(4)嵌在落料主机(2)前表面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底座(5)上表面焊接于落料主机(2)下端表面,所述维修门(6)安装在落料主机(2)前表面,所述维修门(6)与铰链(7)相焊接,所述铰链(7)焊接于落料主机(2)前表面,所述维修门(6)通过铰链(7)与落料主机(2)相连接;
所述落料主机(2)包括外壳(21)、动力机构(22)、主传动机构(23)、传送机构(24)、压力落料机构(25)、送料机构(26)、减振机构(27)、吸尘机构(28)、导向管(29);
所述外壳(21)下表面与固定底座(5)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动力机构(22)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部底面,所述动力机构(22)末端与主传动机构(23)下端活动连接,所述主传动机构(23)上端与传送机构(24)下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主传动机构(23)上端与压力落料机构(25)下端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24)首端与压力落料机构(25)中部相连接,所述传送机构(24)末端位于原料箱(3)下方,所述压力落料机构(25)左下端位于送料机构(26)正上方,所述送料机构(26)首端与动力机构(22)末端活动连接,所述送料机构(26)末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外壳(21)左端内部,所述送料机构(26)首端与减振机构(2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机构(27)下端固定焊接于外壳(21)内部底面,所述吸尘机构(28)中端与传送机构(24)首端相啮合,所述吸尘机构(28)下端固定安装在送料机构(26)末端上方,所述吸尘机构(28)上端与收集箱(1)相连接,所述导向管(29)上端与原料箱(3)相连接,所述导向管(29)下端位于传送机构(24)末端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2)包括电机(221)、软导线(222)、电机轴(223)、轴座(224)、蜗杆(225)、齿轮(226),所述电机(221)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部底面,所述电机(221)通过软导线(222)与控制面板(4)电连接,所述电机(221)与电机轴(223)机械连接,所述电机轴(223)贯穿于轴座(224)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机轴(223)末端与蜗杆(225)首端相焊接并机械连接,所述蜗杆(225)与齿轮(226)相啮合,所述齿轮(226)与主传动机构(23)下端活动连接,所述齿轮(226)与送料机构(26)首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23)包括传动皮带(231)、椭形转盘(232)、连动杆(233)、旋转盘(234)、固定圆块(235)、移动框架(236)、驱动杆(237),所述椭形转盘(232)通过传动皮带(231)与正下方的齿轮(226)活动连接,所述椭形转盘(232)通过连动杆(233)与旋转盘(234)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234)上固定设有固定圆块(235),所述固定圆块(235)安装在移动框架(236)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框架(236)左端焊接有驱动杆(237),所述驱动杆(237)末端与传送机构(24)下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椭形转盘(232)上端与压力落料机构(25)下端表面相贴合并且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械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4)包括轨迹转杆(241)、驱动螺旋杆(242)、锯齿圆盘(243)、传送皮带(244)、固定辊轮(245),所述轨迹转杆(241)与驱动杆(237)末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轨迹转杆(241)上端与驱动螺旋杆(242)下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螺旋杆(242)上端与锯齿圆盘(243)相啮合,所述锯齿圆盘(243)与传送皮带(244)活动连接,所述锯齿圆盘(243)通过传送皮带(244)与固定辊轮(245)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辊轮(245)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部右端表面,所述锯齿圆盘(243)与吸尘机构(28)终端相啮合,所述传送皮带(244)与压力落料机构(2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智达思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智达思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18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羽绒直充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轻质保暖透湿毛毯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