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轨道集卡车的江海联运集装箱中转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2877.8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0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耀;吴克非;谢鹏;杨璟旻;方亚非;张峰;黄泽星;王增力;卢宏良;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3/00 | 分类号: | B65G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06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轨道 卡车 联运 集装箱 中转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集卡车的江海联运集装箱中转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第一港口集装箱管理子系统,用于生成并发送集装箱联运预告信息和装车计划;铁路运输管理子系统,用于启动牵引机车以将停于第一港口预设区域且已装载集装箱的轨道集卡车互相连接,形成铁路列车,调度铁路列车行驶至第二港口,发送集装箱联运实际信息;第二港口集装箱管理子系统,用于当采用直接卸车装船方式时,下达第一卸车计划和第一装船计划;当采用堆场中转卸车装船方式时,下达第二卸车计划和第二装船计划;目标装卸机,用于执行第一卸车计划、第一装船计划、第二卸车计划和第二装船计划。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系统通用性和集装箱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轨道集卡车的江海联运集装箱中转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从而完成运输任务,是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可以减少货物的损耗和损失,保证运输质量,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
集装箱运输大多采用联运方式,即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组合在一起,成为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例如,江海联运、水铁联运、公铁联运、海公联运等。
目前,基于江海联运的集装箱运输大多采用摆渡船完成两个港口间的集装箱中转,但是这种方法受到港口入海口航道水深的限制,由于有些港口的船舶通行能力、船舶吨位和船舶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摆渡船作业对运输能力的要求,导致可能无法实现集装箱的运输,故通用性不强,并且由于摆渡船的船速不高,在采用摆渡船进行两个港口间的集装箱中转时,运输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基于江海联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及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集卡车的江海联运集装箱中转系统及方法,以实现提高系统通用性和集装箱运输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轨道集卡车的江海联运集装箱中转系统,系统包括第一港口集装箱管理子系统、铁路运输管理子系统和第二港口集装箱管理子系统、轨道集卡车、用于在第一港口装卸集装箱的第一类装卸机以及用于在第二港口装卸集装箱的第二类装卸机,第一类装卸机包括第一岸吊,其中,
第一港口集装箱管理子系统,用于接收第一类运输船发送的集装箱仓单信息,基于集装箱仓单信息,生成集装箱联运预告信息;根据集装箱联运预告信息和第一港口的前方堆场状况,生成装车计划,向第一岸吊、轨道集卡车和铁路运输管理子系统下达装车计划;在检测到海关放行指令后,向铁路运输管理子系统发送集装箱联运预告信息;第一类运输船为到达第一港口的集装箱运输船;
铁路运输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获得的装车计划,启动牵引机车,以使牵引机车将停于第一港口预设区域且已装载集装箱的轨道集卡车互相连接,形成已装载集装箱的铁路列车;并根据所获得的集装箱联运预告信息,生成铁路运输计划,在检测到铁路列车满足预设的运输条件时,按照铁路运输计划,调度铁路列车行驶至第二港口前方堆场一侧的预设停车处;用铁路列车到达第二港口前方堆场一侧的预设停车处时所装载集装箱的实际信息,生成集装箱联运实际信息;向第二港口集装箱管理子系统发送集装箱联运实际信息;铁路列车依靠于牵引机车提供的动力来行驶;
第一岸吊,用于按照装车计划将第一类运输船内的集装箱装载至轨道集卡车;
轨道集卡车,用于按照装车计划装载所获得的集装箱行驶至第一港口预设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2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