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接式管道焊接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7781.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付竹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捷蓝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B23K37/053;B01D46/10;B01D53/75;B01D53/78;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管道焊接 对接式 电焊 焊接 强光 工作台顶端 处理装置 支撑柱 工作台 台座 支脚 机器人 控制台 刺激性气体 废物净化 加压机构 人本发明 组对焊接 嵌入的 锁紧块 抽吸 阻隔 净化 削弱 监测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对接式管道焊接机器人,对接式管道焊接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管道、锁紧块、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台座、支撑柱、工作台、支脚、控制台,支脚共设有四个且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底端四角,支撑柱共设有两个且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端面左右端,管道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底端,台座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端,本发明主要利用废物净化机构与抽吸加压机构对焊接期间会产生刺激性气体进行净化,通过强光消除组对焊接期间会产生剧烈的强光进行阻隔削弱,从而令监测人员处于相对健康的环境对其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对接式管道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管道是流体的常用运输方式之一,具有占地空间小、成本低等优点,所谓对接式管道焊接机器人,是指一种广泛用于对接式管道中用于焊接管道间缝隙并能大幅提高焊接效率的机器人,环缝焊接是管道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它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环节,管道的铺设过程中,大部分环缝焊接要求管件固定安装,焊接设备实现360°的全位置焊接。
对于现有的焊接机器人来说,其焊接过程虽说无需进行人为手动操作,却也仍然需要进行人为监测其焊接状况,而焊接期间会产生刺激性气体与剧烈的强光,监测人员长期处于该环境容易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对接式管道焊接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管道、锁紧块、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台座、支撑柱、工作台、支脚、控制台,所述支脚共设有四个且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底端四角,所述支撑柱共设有两个且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端面左右端,所述管道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底端,所述台座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顶端,所述锁紧块共设有两个且固定安装在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柱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底端,所述台座顶端一侧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控制台靠近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一端。
所述焊接衍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废物净化机构、抽吸加压机构、焊接机构、定位套筒、强光消除组,所述废物净化机构由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抽吸加压机构、焊接机构、强光消除组,所述废物净化机构底端与抽吸加压机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抽吸加压机构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定位套筒,所述强光消除组顶端与抽吸加压机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废物净化机构包括碳滤网、隔气圆罩、气管固定支架、废气输送管、通管、反应液储蓄箱、反应液、单向气阀,所述碳滤网外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隔气圆罩内部顶端位置,所述气管固定支架远离废气输送管一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隔气圆罩内部远离通管一端,所述通管底端与反应液储蓄箱顶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反应液储蓄箱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隔气圆罩内部底端,所述废气输送管首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单向气阀顶端,所述废气输送管一端贯穿于气管固定支架上下端,所述反应液储蓄箱内部设有反应液,所述废气输送管靠近单向气阀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反应液储蓄箱顶端,所述废气输送管底端与抽吸加压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抽吸加压机构包括第一电源线、气泵、气泵固定架、防护外筒、抽气管、限位管,所述第一电源线首端与台座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电源线末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气泵顶端,所述气泵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气泵固定架内部,所述气泵固定架外表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焊接机构内部,所述防护外筒顶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隔气圆罩底端,所述抽气管共设有两个且其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限位管顶端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捷蓝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捷蓝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