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轴轴距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8567.7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曙英;杨雄;谢光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距 红外发射传感器 红外接收传感器 数据处理模块 红外发射模块 红外接收模块 等间距安装 第二测量 第一测量 检测装置 汽车车轴 总线 管内 汽车检测技术 多点测量 红外光幕 汽车轴距 相对安装 自动检测 检测点 时间点 扫描 测量 保证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轴轴距检测装置,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和数据处理模块,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包括多个红外发射模块板等间距安装在第一测量管内,各红外发射模块板之间通过总线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包括多个红外接收模块板等间距安装在第二测量管内,各红外接收模块板之间通过总线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测量管和第二测量管相对安装,由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和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形成扫描红外光幕。本发明能够自动检测汽车轴距,在保证检测点的安装精度的情况下,轴距的测量精度只和时间点的检测精度有关,因此能够通过多点测量保证轴距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轴轴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标准GB21961-2014,要求检测汽车的轴数和轴距,现在检测站都是车辆匀速通过式测量方法,但在实际检测时,驾驶大型车辆,车速难以控制匀速,导致测量结果和实际不符,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轴轴距检测装置,以实现对车轴轴距的自动检测。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包括多个红外发射模块板,所述红外发射模块板等间距安装在第一测量管内,各红外发射模块板之间通过总线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包括多个红外接收模块板,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板等间距安装在第二测量管内,各红外接收模块板之间通过总线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测量管和第二测量管相对安装,由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和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形成扫描红外光幕;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产生使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和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扫描同步的同步信号、接收和处理红外发射传感器阵列和红外接收传感器阵列数据,并根据被检测的汽车通过扫描红外光幕时对扫描红外光幕的遮挡情况计算汽车车轴轴距。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管包括多个发射通道,各发射通道设置在各红外发射模块板的发射端之前,所述第二测量管包括多个接收通道,各接收通道设置在各红外接收模块板的接收端之前,第一测量管的各发射通道与第二测量管的各接收通道之间一一对应。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射通道和各接收通道均由挡光栏设置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各发射通道和各接收通道的前端设有有机玻璃。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管和第二测量管的后端设有U型固定槽。
与上述技术方案配套的检测汽车车轴轴距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设扫描红外光幕由N+1个检测点排列组成,相邻检测点间距为L0,扫描红外光幕的长度为NL0,NL0大于等于汽车的最大轴距;当被检测的汽车通过扫描红外光幕时,设第k个检测点记录的第m个车轮的挡光时刻为离开时刻为第k-1个检测点记录的第m个车轮的挡光时刻为离开时刻为则汽车通过监测点k的速度为:
或者
设之后第j个检测点记录的第m+1个车轮的挡光时刻为离开时刻为则汽车的轴距L为:
或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能够在汽车通过检测线时,快速检测其轴距,在保证检测点的安装精度的情况下,轴距的测量精度只和时间点的检测精度有关,因此能够通过多点测量保证轴距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扫描检测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8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