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3796.8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黄祥宏;赵成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A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杨本官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萤火虫 细胞 发光 发光器 可用 培养液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领域 筛选 发育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消化 发光原理 恒温箱 剪碎 胰酶 研究 | ||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可用于筛选萤火虫发光器细胞,建立细胞系供于研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发光囊组织置于80~120ul胰酶中,剪碎;(2)在CO2恒温箱中消化3~7min;(3)在含8%~12%FBS的Sf‑900TMIII SFM培养液终止消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可用于筛选萤火虫发光器细胞,建立细胞系,以用于研究萤火虫发光原理、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我国在昆虫细胞培养技术方面发展较快,但是,建成的昆虫细胞系却几乎全部来源于鳞翅目和双翅目的几十种昆虫的二十多株,而鞘翅目昆虫细胞系的建立却极少,这与鞘翅目昆虫在昆虫中第一大类的身份极其不符。而国际上已建立鞘翅目天牛科、叶甲科、象鼻虫和金龟科的供十株左右鞘翅目昆虫细胞系,所以在我国建立鞘翅目昆虫细胞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鞘翅目中的萤火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是一种捕捉害虫的益虫,目前还没有其细胞系,筛选萤火虫的发光器细胞系和其他细胞系,用于研究萤火虫发光原理、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可用于筛选萤火虫发光器细胞,建立细胞系供于研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发光囊组织置于80~120ul胰酶中,剪碎;
(2)在CO2恒温箱中消化3~7min;
(3)在含8%~12%FBS的Sf-900TM III SFM培养液终止消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包括步骤(1)之前的准备步骤,如下:
用70%~80%的酒精对萤火虫消毒,取出萤火虫发光囊,浸泡与PBS中,在4℃的环境下保存备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步骤(1)中的采用小号手术剪剪至肉眼无法可见大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冻存方法,即用胰酶消化法收集2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萤火虫发光囊细胞,1000g离心5min后弃去上清,用1mL冻存含20%FBS和10%DMSO的Sf-900TM III SFM培养液将细胞重悬后置于冻存管中,将冻存管置于程序降温盒中于-80℃过夜,最后投入-196℃液氮中长期保存,并做好记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冻存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复苏方法,即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于37℃水浴中迅速解冻,1000g离心5min收集细胞后接种于25cm2的培养瓶中,放置于培养箱中27℃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上清,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萤火虫发光囊细胞的方法,可用于筛选萤火虫发光器细胞,建立细胞系,以用于研究萤火虫发光原理、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分离出的萤火虫发光囊细胞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采用本发明分离出的萤火虫发光囊细胞视图如图1所示。
下列实施例实施之前所需做的准备工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合花瓣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Wnt信号通路及其激活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