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6679.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相宏宇;潘通;谢秋宏;于剑;刁桃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10/37;A23K10/12;C12R1/25;C12R1/225;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菌剂 花生壳 发酵 制备方法和应用 复合菌体 副干酪乳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发酵品质 发酵饲料 花生壳粉 快速生长 饲料 适口性 灭菌 乳酸 生态系统 微生物 繁殖 占据 | ||
1.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菌体和辅料,所述复合菌体包括: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体中,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1: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体和辅料的体积质量比为,复合菌体:辅料=5-1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述辅料包括脱脂奶粉和乳糖。
5.一种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得到各菌株活化培养液;
(2)将步骤(1)所述的各菌株活化培养液,按1%体积比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对应的扩大培养基中,培养得各菌株种母培养液;
(3)将步骤(2)所述的各菌株种母培养液,按2-5%体积比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对应的扩菌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至菌液在OD600nm测得的值大于4,然后分别离心,弃去上清液,重悬沉淀,分别得到植物乳杆菌菌体悬液、鼠李糖乳杆菌菌体悬液、副干酪乳杆菌菌体悬液、枯草芽孢杆菌菌体悬液;
(4)将所述植物乳杆菌菌体悬液、鼠李糖乳杆菌菌体悬液、副干酪乳杆菌菌体悬液、枯草芽孢杆菌菌体悬液混合后得到复合菌体,向所述复合菌体中添加辅料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使用的活化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30-37℃培养12-16h;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使用的活化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30-37℃培养12-16h;
步骤(2)中植物乳杆菌活化培养液、鼠李糖乳杆菌活化培养液和副干酪乳杆菌活化培养液使用的扩大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30-37℃厌氧培养12-18h;枯草芽孢杆菌活化培养液使用的扩大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30-37℃好氧培养12-18h;
步骤(3)中植物乳杆菌种母培养液、鼠李糖乳杆菌种母培养液和副干酪乳杆菌种母培养液使用的扩菌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30-37℃厌氧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种母培养液使用的扩菌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30-37℃好氧培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植物乳杆菌种母培养液、鼠李糖乳杆菌种母培养液、副干酪乳杆菌种母培养液和枯草芽孢杆菌种母培养液的浓度均≥109cfu/m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离心条件为5000rpm离心10-20min,使用10%乳糖溶液重悬沉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植物乳杆菌菌体悬液、鼠李糖乳杆菌菌体悬液、副干酪乳杆菌菌体悬液、枯草芽孢杆菌菌体悬液按体积比1:1:1:1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体,所述辅料包括脱脂奶粉和乳糖,所述复合菌体和辅料的体积质量比为复合菌体:辅料=5-10:1。
10.一种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花生壳粉中加入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花生壳发酵专用复合菌剂进行发酵,得花生壳粉发酵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66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