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区耐药突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6731.9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勇;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千麦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58 | 分类号: | C12Q1/6858;C12Q1/7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11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型肝炎病毒 基序 耐药突变 分子生物学技术 耐药突变检测 耐药基因 特异引物 酶系统 敏感度 设计型 检测 双相 探针 突变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区耐药突变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是运用RNase H2和Taq DNA聚合酶双相酶系统,针对HBVYMDD耐药基因突变rtM204I/V(C区)±rtL180M(B区)设计型特异引物及探针,实现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区耐药突变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敏感度高,检测快速,稳定性好,封闭式检测,减少了后期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属于体外诊断试剂领域耐药突变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区耐药突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慢性乙肝主要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更昔洛韦等,干扰HBV复制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拉米夫定(Lamivudine),中文名贺普汀,是口服胞核嘧啶核苷类似物,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在1992年研发成功并生产,1998年进入中国并被批准用于临床,拉米夫定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易为患者接受,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而安全的抑制病毒复制的核苷类似药物,该药的出现使抗HBV治疗发生了质的飞跃,使不适宜用α-干扰素治疗或治疗无应答病人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HBV基因组复制要通过逆转录机制才能进行,首先形成RNA复制中间体,而RNA复制中间体的形成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才得以进行,但该酶缺乏校对功能,逆转录过程中容易发生错配导致基因突变,在HBV基因组中逆转录聚合酶的催化结合部位有一个高度保守的YMDD基序,即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拉米夫定能够与其特异性结合,通过抑制前基因组RNA逆转录为负链DNA及终止DNA链延伸而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
YMDD基序是聚合酶活性所必需的,是HBV逆转录酶的高保守区,变异后的HBV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如果耐药突变发生后继续用药,不仅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存在严重的流行病学危害。临床上检测YMDD基序变异对调整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报道了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过程中产生的耐药突变主要集中在552位氨基酸的YMDD→YIDD/YVDD,即在HBVYMDD基序区发生碱基替代G743T或A741G,即Atg→Att/Gtg,有趣的是有些耐药突变中除了这些碱基突变还常伴有其他碱基突变,如M552V突变总伴随着P基因B区的L528M突变,两种突变同时存在可能与M552V和M552I耐药性强弱有关。体外实验表明各种突变耐药的强弱顺序为:M552I>L528M+M552V>M552V>L528M,目前有人建议将这些突变分为Ⅰ组(M552V/L528M)和Ⅱ组(M552I)。
按照新的命名法,拉米夫定相关的HBV耐药株的变异位置和类型为rtM204I/V(C区)±rtL180M(B区),体外实验表明,rtL180M不仅能恢复C区突变株(rtM204I/V)的复制能力,而且能够增加对核苷类似物药物的耐受程度。提示两种突变联合出现比单一形式的突变可能更增加病毒的耐药性。
目前耐药突变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质谱分析,荧光偏振,PCR-肽核酸,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RFLP,线性探针分析法LiPA,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法,PCR反向点杂交法。质谱分析、荧光偏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很高或者操作繁琐,不利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荧光PCR的优点是反应灵敏、特异性高:具有模版序列特异的Taqman探针在引物特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PCR的专一性;每扩增一个特异产物只释放一个分子的荧光染料,仪器检测的是特异扩增的结果,非特异产物对检测信号没有影响,有效提高检测的专一性。有多种不同波长的荧光基团对可供选择,使得Taqman探针法可以实现在同一管内检测多重PCR,降低成本也提高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了荧光染料对PCR反应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千麦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千麦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6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