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坐系统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8322.2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布拉德利·C·邓肯;保罗·S·塞维琳斯基;露埃拉·安·帕特森;利萨·汤利;凯文·W·皮博迪;米歇尔·A·佩里尼;迈克尔·R·普哈拉;维尼塔·马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B60N2/64;B60N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汤慧华;杨明钊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坐 系统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包括:
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包括用装饰材料覆盖的非泡沫基础材料,所述非泡沫基础材料包括:
第一坚硬度区,所述第一坚硬度区定位在所述座椅部件上的第一预定位置处并且提供第一坚硬度,以及
第二坚硬度区,所述第二坚硬度区定位在所述座椅部件上的第二预定位置处并且提供大于所述第一坚硬度的第二坚硬度,所述第一坚硬度区和所述第二坚硬度区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基于乘坐乘员上的预期压力分布,
其中,所述非泡沫基础材料包括针织材料层和纤维层,所述纤维层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针织材料层定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乘坐乘员上的所述预期压力分布至少部分地基于乘坐乘员压力图或邻近所述座椅部件设置的结构布置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座椅部件是座椅靠背,并且所述第一坚硬度区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中心部分中并且沿着所述座椅靠背的长度向上和向下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坚硬度区横向邻近所述第一坚硬度区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座椅部件是座椅衬垫,并且所述第二坚硬度区包含所述座椅衬垫的H点,并且所述第一坚硬度区向前邻近所述第二坚硬度区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纤维层的厚度、所述纤维层的密度或所述针织材料层的厚度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坚硬度区和所述第二坚硬度区的坚硬度被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非泡沫基础材料包括设置在所述纤维层的相对侧上的两个针织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纤维层附接到并且覆盖所述针织材料层的一侧的区域。
8.一种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包括:
座椅部件,所述座椅部件包括用装饰材料覆盖的非泡沫基础材料,所述非泡沫基础材料包括多个不同的坚硬度区,所述多个不同的坚硬度区至少部分地基于乘坐乘员压力图或邻近所述座椅部件设置的结构布置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非泡沫基础材料包括针织材料层和纤维层,所述纤维层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针织材料层定向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的坚硬度区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乘坐乘员压力图,并且所述多个不同的坚硬度区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结构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结构布置包括座椅框架、座椅移动系统、气囊系统或加热垫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通过控制所述纤维层的厚度、所述纤维层的密度或所述针织材料层的厚度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不同的坚硬度区的坚硬度被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非泡沫基础材料包括设置在所述纤维层的相对侧上的两个针织材料层。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纤维层附接到并且覆盖所述针织材料层的一侧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通工具乘坐系统,其中,所述针织材料层的所述一侧的所述区域小于所述针织材料层的所述一侧的整个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尔公司,未经李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3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