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酰胺酸和肌氨酸氧化酶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2017.0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张永臣;时瑞;滕晓燕;胡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酰胺 氨酸 氧化酶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聚酰胺酸和肌氨酸氧化酶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聚酰胺酸(PAA)和肌氨酸氧化酶(SOX)在玻碳电极(GCE)上的固定化
1)将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作为溶剂制备聚酰胺酸(PAA)溶液,并将聚酰胺酸(PAA)溶液超声处理至其完全溶解,得超声处理后的聚酰胺酸(PAA)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聚酰胺酸(PAA)溶液沉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并在室温下干燥过夜,得到聚酰胺酸(PAA)修饰的玻碳电极(GCE);
3)将均匀分散的2.5%戊二醛溶液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聚酰胺酸(PAA)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并在25℃下干燥2小时以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膜;
4)将浓度为1mg/mL的肌氨酸氧化酶(SOX)溶液滴在步骤3)得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并在4℃下过夜以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肌氨酸氧化酶(SOX)层;
(2)电化学检测
用计时电流法在含有不同浓度肌氨酸的0.5M PBS中进行,起始电位为-0.4V,滴样间隔时间为150s,其中,0.5M PBS的pH为7.2;
用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简称EIS)在含有0.1MKCl的5.0mM[Fe(CN)6]3-/4-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检测,频率为10-104Hz。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1)中制备的聚酰胺酸(PAA)浓度为3-5m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1)中制备的聚酰胺酸(PAA)浓度为4m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1)中超声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1)中超声处理时间为30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2)中沉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的聚酰胺酸(PAA)溶液的体积为3-6μ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2)中沉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的聚酰胺酸(PAA)溶液的体积为5μ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3)中滴加到改性的玻碳电极(GCE)表面的2.5%戊二醛溶液体积为3-6μL。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3)中滴加到改性的玻碳电极(GCE)表面的2.5%戊二醛溶液体积为5μL。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4)中滴加到玻碳电极(GCE)表面上的肌氨酸氧化酶(SOX)溶液体积为3-6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未经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0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