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酰胺酸和肌氨酸氧化酶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2017.0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张永臣;时瑞;滕晓燕;胡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冯慧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酰胺 氨酸 氧化酶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基于聚酰胺酸(PAA)和肌氨酸氧化酶(SOX)构建了一种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实现复杂样品中肌氨酸的检测。首先对玻碳电极(GCE)进行预处理,将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作为溶剂制备PAA溶液,并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将上述溶液沉积在GCE表面,并在室温下干燥过夜,随后将均匀分散的戊二醛溶液滴加到上述GCE表面,并在25℃下干燥2小时以形成膜,最后,将SOX溶液滴在改性的GCE上形成SOX层,用于肌氨酸的检测。PAA是具有阳离子络合性质的聚合物,由于其羧基作用,可以作为还原剂来提高该电化学方法的灵敏度,从而实现对肌氨酸的灵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聚酰胺酸和肌氨酸氧化酶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中的常见癌症,具有递增的发生率以及高的转移和复发风险。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201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逐渐升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是70~80岁。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稍早,年龄≤55岁的患者占43%。
因此,其早期检测对于提高存活率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百分比是诊断PCa患者的唯一诊断指标。然而,由于fPSA的低浓度和短半衰期,它经常导致假阴性测试结果。最近的研究表明,肌氨酸在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和尿液中均有增高,肌氨酸诊断PCa的准确率高于fPSA。更重要的是,肌氨酸可以容易地在尿中检测到。这种行为使肌氨酸成为PCa临床诊断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测。
当前肌氨酸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肌氨酸的直接测定,其通常包括色谱法和质谱法。上述技术的主要缺点是仪器成本高、操作复杂,这不适合于临床诊断。另一种是间接定量,其可以通过检测由肌氨酸氧化酶(SOX)和肌氨酸反应产生的H2O2来实现,包括比色法,荧光计和电化学方法。其中,电化学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等优点,备受关注。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肌氨酸的检测方法专利,如中国专利200910265395.7公开了一种肌氨酸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毛细管中注入运行缓冲液,并向所述毛细管内注入样品溶液,在所述毛细管两端施加电压,进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该发明选择吡啶钌系衍生物作为发光试剂,并优选使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联吡啶钌,通过简单的仪器,实现了对肌氨酸高效、快速地检测,并且此种方法较色谱-质谱联法相对便宜,但该发明可检测的样品溶液仅限被稀释的肌氨酸溶液,无法实现对复杂样品中肌氨酸的检测。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肌氨酸的电化学检测方,该法方法可实现对复杂样品中的肌氨酸进行电化学检测,并且具有显著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肌氨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具体地,是一种基于聚酰胺酸(PAA)和肌氨酸氧化酶(SOX)的肌氨酸电化学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复杂样品中的肌氨酸进行电化学检测,并且具有显著的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聚酰胺酸(PAA)和肌氨酸氧化酶(SOX)在玻碳电极(GCE)上的固定化
1)将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作为溶剂制备聚酰胺酸(PAA)溶液,并将聚酰胺酸(PAA)溶液超声处理至PAA完全溶解,得超声处理后的聚酰胺酸(PAA) 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聚酰胺酸(PAA)溶液沉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并在室温下干燥过夜,得到PAA修饰的玻碳电极(G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未经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