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耐用汽车橡胶减震件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2359.2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毛旺龙;张文强;李斌商;赵旭;袁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L23/16;C08L23/22;C08L9/00;C08L91/00;C08L91/06;C08K13/06;C08K9/06;C08K3/34;C08K3/30;C08K5/098;C09D163/00;C09D7/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件 材料本体 耐磨涂层 汽车橡胶 高弹 环氧大豆油 纳米氮化硅 纳米硫酸钡 滑石粉 耐磨性 丁基橡胶 马来酸酐 顺丁橡胶 硬脂酸钾 石蜡 促进剂 防老剂 交联剂 抗氧剂 耐用性 偶联剂 硼酸锌 相容剂 增韧剂 重量份 硫磺 改性 涂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耐用汽车橡胶减震件材料,包括减震件材料本体和涂覆在其外侧的耐磨涂层,所述减震件材料本体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EPDM 20‑30份、丁基橡胶20‑25份、顺丁橡胶10‑15份、滑石粉4‑7份、增韧剂2‑5份、抗氧剂2‑4份、防老剂1‑4份、偶联剂1‑3份、环氧大豆油3‑9份、马来酸酐相容剂3‑6份、石蜡3‑7份、纳米硫酸钡5‑8份、改性纳米氮化硅2‑5份、硬脂酸钾1‑3份、促进剂2‑5份、交联剂2‑4份、硼酸锌1‑2份、硫磺3‑7份,本发明在减震件材料本体外侧的耐磨涂层,大大提高了减震件耐磨性和耐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弹耐用汽车橡胶减震件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震动和噪音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严重问题,它会降低操作精度,影响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寿命,使得高精仪器不能正常工作,危及安全性。
在汽车的加工制造中,减震器是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其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对于交通工具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减震器衬套的原理是将振动的机械能通过弹性支撑转换成热能散发到周围的环境当中去,这样可以启动隔振的作用。减震衬套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照减震衬套材料分成纯橡胶减震衬套、金属橡胶减震衬套、空气弹簧减震衬套等。
由于橡胶材料本身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和易吸收高频振动等优点,加上橡胶和金属粘接技术的提高,金属和橡胶组合起来形成的金属橡胶弹簧即橡胶衬套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架中的支撑装置中,用来支持车架的质量,缓和道路不平对汽车的振动和冲击,并迅速衰减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减低车体各部分的动应力,延长车辆使用寿命。而金属和橡胶组合的减震衬套对于橡胶有一定的性能要求,现有橡胶产品在耐磨、耐老化、弹性等方面的性能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耐用汽车橡胶减震件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弹耐用汽车橡胶减震件材料,包括减震件材料本体和涂覆在其外侧的耐磨涂层,所述减震件材料本体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EPDM 20-30份、丁基橡胶20-2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10-15份、滑石粉4-7份、增韧剂2-5份、抗氧剂2-4份、防老剂1-4份、偶联剂1-3份、环氧大豆油3-9份、马来酸酐相容剂3-6份、石蜡3-7份、纳米硫酸钡5-8份、改性纳米氮化硅2-5份、硬脂酸钾1-3份、促进剂2-5份、交联剂2-4份、硼酸锌1-2份、硫磺3-7份;
所述耐磨涂层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组分:
环氧树脂50份、纳米级三氧化二铝7-9份、FeCrBSi铁基合金粉6-15份、磁粉5-10份、三甲基硅烷6-12份、润滑剂3-6份、玻璃纤维5-9份、竹炭纤维2-5份、石墨烯3-5份、偶联剂2-5份、分散剂1-5份、SiC陶瓷粉3-6份、云母粉1-3份、稳定剂1-2份。
一种高弹耐用汽车橡胶减震件材料,包括减震件材料本体和涂覆在其外侧的耐磨涂层,所述减震件材料本体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EPDM 20份、丁基橡胶20份、顺丁橡胶10份、滑石粉4份、增韧剂2份、抗氧剂2份、防老剂1份、偶联剂1份、环氧大豆油3份、马来酸酐相容剂3份、石蜡3份、纳米硫酸钡5份、改性纳米氮化硅2份、硬脂酸钾1份、促进剂2份、交联剂2份、硼酸锌1份、硫磺3份;
所述耐磨涂层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组分:环氧树脂50份、纳米级三氧化二铝7份、FeCrBSi铁基合金粉6份、磁粉5份、三甲基硅烷6份、润滑剂3份、玻璃纤维5份、竹炭纤维2份、石墨烯3份、偶联剂2份、分散剂1份、SiC陶瓷粉3份、云母粉1份、稳定剂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