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式气动节能回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3076.X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度红望;熊伟;王海涛;李秋;王露;姜忠爱;胡超春;马文琦;关广丰;孙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回路 桥式 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气缸 排气 减压阀 消声器 两位两通电磁阀 气缸活塞杆运动 流量传感器 气缸活塞杆 三位五通阀 压力传感器 方式控制 控制气缸 平稳运行 气动回路 桥式连接 时序控制 行程终点 压缩空气 做功 进气 开闭 气罐 气源 腔室 节能 膨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式气动节能回路,包括气源、气罐、减压阀、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消声器、两位两通电磁阀和气缸。该桥式气动节能回路采用四个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代替传统气动回路中的一个三位五通阀的方式控制气缸活塞杆运动。四个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桥式连接,分别控制气缸两腔室的进气和排气,通过其开闭时序控制气缸两腔的进、排气时间。该回路充分利用压缩空气的膨胀能做功,使气缸活塞杆平稳运行到行程终点,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桥式气动节能回路。
背景技术
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以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源,进行能量或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气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电子半导体制造、汽车制造、机床、化工、冶金、食品饮料、生命科学、生产自动化等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空气压缩机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据统计,在中国空气压缩机的耗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9.4%-10%,然而气动系统的效率只占其所消耗能量的20%,剩余的80%能量转化成了热能、或者由于系统的泄漏等原因被浪费掉,从而导致压缩空气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传统回路中压缩空气的膨胀能没有被充分利用而导致浪费。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传统回路中压缩空气的膨胀能没有被充分利用而导致浪费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桥式气动节能回路,本发明由四个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分别对气缸的两腔进行进、排气的控制,使系统充分利用压缩空气的膨胀能做功,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式气动节能回路,包括:气源、气罐、减压阀、桥式电磁换向阀组和气缸;所述桥式电磁换向阀组包括构成节能回路的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Ⅱ、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Ⅲ和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Ⅳ;
所述气罐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气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减压阀一个接口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另一接口与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Ⅰ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减压阀的另一接口还与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Ⅱ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Ⅰ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气缸一端为无杆腔连接;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Ⅱ第二接口与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为有杆腔连接;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Ⅲ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气缸为无杆腔连接,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Ⅳ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气缸为有杆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Ⅲ的第二接口与消音器Ⅰ连接,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Ⅳ的第二接口与消音器Ⅱ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减压阀的另一接口与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Ⅰ和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Ⅱ的第一接口之间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Ⅰ,在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Ⅰ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气缸一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Ⅱ,在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Ⅱ第二接口与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之间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Ⅱ和压力传感器Ⅲ。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式气动节能回路,采用四个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代替传统气动回路中的一个三位五通阀的方式控制气缸活塞杆运动。四个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桥式连接,分别控制气缸两腔室的进气和排气,通过其开闭时序控制气缸两腔的进、排气时间。
2.该回路充分利用压缩空气的膨胀能做功,使气缸活塞杆平稳运行到行程终点,达到节能的目的;该发明与相同工况下使用一个三位五通阀的传统回路相比,可节省50%以上的压缩空气。
综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四个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代替传统气动回路中的一个三位五通阀的方式控制气缸活塞杆运动,该回路充分利用压缩空气的膨胀能做功,使气缸活塞杆平稳运行到行程终点,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回路中压缩空气的膨胀能没有被充分利用而导致浪费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3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