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客车正面碰撞的转向盘与转向管柱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5617.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那景新;吴长风;栾建泽;苏亮;卢琳兆;杨佳宙;申浩;高原;刘浩垒;浦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1/187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姜美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客车 纵梁 固定支架 正面碰撞 转向管柱 转向盘 横向水平 竖直 斜梁 平行间隔设置 驾驶员方向 碰撞安全性 转向机构 纵向倾斜 铰接点 吸能盒 转向柱 车架 盘绕 铰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客车正面碰撞的转向盘与转向管柱固定支架,包括:车架,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其沿着客车横向水平布置;所述第二横梁,其沿着客车横向水平布置,并且具有一定间隔的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竖直方向上方;第一纵梁,其沿竖直方向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纵梁中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铰接;第一吸能盒,其沿客车纵向延伸,并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纵梁底部和所述第一横梁之间;斜梁,其沿客车纵向倾斜设置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顶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向机构上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客车正面碰撞的转向盘与转向管柱固定支架,斜梁能够带动转向柱与转向盘绕着铰接点向远离驾驶员方向运动,提高碰撞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机构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客车正面碰撞的转向盘与转向管柱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机构是驾驶员操纵汽车的媒介,承担着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责任,此外,转向机构还影响着汽车的操纵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汽车中复杂子系统的一部分。根据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和对汽车碰撞试验的分析研究: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有46%的驾驶员伤害是由转向盘、转向柱、和转向器组成的转向系统造成的。
近年来,随着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日趋完善,转向系统安全防撞保护措施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054975.3公开了一种转向盘骨架和汽车,在转向盘骨架受到碰撞的状态下,能够降低正面碰撞时,转向盘骨架对驾驶员头部的伤害。但是由于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转向机构会整体前移对驾驶员头部、胸部、膝部等重要部位造成伤害,该结构没有解决除转向盘外其他部分对驾驶员可能造成的伤害。而且该骨架结构只能部分程度地减少转向盘给驾驶员的碰撞伤害,并不能避免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冲击损伤。
此外,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071936.2公开了一种转向盘前移式安装支架及使用该安装支架的客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生正面碰撞时转向盘后移侵占驾驶员生存空间、导致严重威胁驾驶员安全的问题。但是该结构忽略了发生正面碰撞时,转向盘支架前移导致转向机构会与仪表盘等车身内饰部件发生运动干涉,导致前移空间不足,对驾驶员安全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因此,若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基于客车正面碰撞的转向盘与转向管柱固定支架的正面碰撞安全问题会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客车正面碰撞的转向盘与转向管柱固定支架,斜梁能够带动转向柱与转向盘绕着铰接点向远离驾驶员方向运动,提高碰撞安全性。
本发明还能够确定客车正面碰撞前后转向盘沿客车纵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量,并确定客车正面碰撞前后转向盘沿客车纵向和竖直方向的理想位移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客车正面碰撞的转向盘与转向管柱固定支架,包括:
车架,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所述第一横梁,其沿着客车横向水平布置;
所述第二横梁,其沿着客车横向水平布置,并且具有一定间隔的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竖直方向上方;
第一纵梁,其沿竖直方向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纵梁中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铰接;
第一吸能盒,其沿客车纵向延伸,并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纵梁底部和所述第一横梁之间;
斜梁,其沿客车纵向倾斜设置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顶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向机构上部。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横梁还包括:
连接梁,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两端,且外伸端铰接所述第一纵梁。
优选的是,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大学;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5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悬弹簧固定座支撑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前端模块安装板的定位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