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调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5661.3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巧;剧浩然;庄孟雨;程序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瞳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焦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焦设备,涉及镜头模组生产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固定在其上的调焦悬臂,调焦悬臂包括悬臂承重件、若干复位夹爪、旋转支撑机构和拉轴升降机构,旋转支撑机构设置在悬臂承重件底部,拉轴升降机构固定在悬臂承重件顶部,拉轴升降机构一端顺次穿过悬臂承重件和旋转支撑机构并设置有旋转体;若干复位夹爪以相对于旋转体轴线中心对称的方式连接在旋转支撑机构上,以使旋转支撑机构带动若干复位夹爪绕旋转体轴线转动;若干复位夹爪均具有与旋转体压接的顶撑部,以使若干复位夹爪随拉轴升降机构的升降而开合。本发明的复位夹爪同步性高,平行度误差小,为调焦精度提供有效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模组生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自动调焦设备。
背景技术
安防摄像机是构成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安防摄像机一般都采用固定焦距的镜头和成像电路板组成的镜头模组。而在镜头模组的生产装配过程之中,需要先对镜头模组进行调焦作业,即利用调焦装置对镜头模组的镜头与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使镜头的对焦面与感光元件的感测面对准,以达到最佳的成像质量。
调焦生产线的工作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人工调焦和机械自动调焦。人工调焦需要操作人员拿着镜头对准对焦板,凭借肉眼观察和反复旋拧微调镜头来完成调焦工作,人工调焦费时费力,成品差异率大,严重影响镜头后续使用的成像质量。机械自动调焦需要借助自动化调焦装置,现有的自动化调焦装置采用弹簧,直线轴承,四组小型单作用气缸,以及仿形夹爪,同步带传动机构,步进电机,深沟球轴承等组合来实现对镜头的夹紧、放松和旋转调焦,但是由于使用四组小型单作用气缸,会因为无法控制四组小型单作用气缸同时动作,造成镜头模组夹偏,影响对焦精度。另外,深沟球轴承固定旋转夹紧装置,会因轴承间隙,无法保证仿形夹爪的平行度,从而影响对焦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人工调焦效率低下,良品率低,而现有自动化调焦装置的夹爪同步性差、平行度误差大导致镜头模组对焦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调焦设备。本发明的自动调焦设备将单次调焦作业时间缩短至15s以内,夹爪平行度误差小,且夹爪同步性大幅提高,为自动调焦的精度要求提供保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调焦设备,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固定在其上的调焦悬臂,调焦悬臂包括悬臂承重件、若干复位夹爪、旋转支撑机构和拉轴升降机构,旋转支撑机构设置在悬臂承重件底部,拉轴升降机构固定在悬臂承重件顶部,拉轴升降机构一端顺次穿过悬臂承重件和旋转支撑机构并设置有旋转体;若干复位夹爪以相对于旋转体轴线中心对称的方式连接在旋转支撑机构上,以使旋转支撑机构带动若干复位夹爪绕旋转体轴线转动;若干复位夹爪均具有与旋转体压接的顶撑部,以使若干复位夹爪随拉轴升降机构的升降而开合。
由于上述设置,连接在旋转支撑机构上的若干复位夹爪在旋转体升降的过程中被动开启和主动夹紧,复位夹爪的开合受单因素控制,同步性高。其次,由于复位夹爪相对固定在旋转支撑机构上,其平移运动不受轴承等零件的间隙或误差影响,为提高夹爪平行度提供有效保障。
进一步地,顶撑部具有与旋转体压接的顶撑面,顶撑面为平面或弧面,旋转体轴线上任意两点到顶撑面的垂直距离之间设置有距离差。
由于上述设置,旋转体轴线上任意两点到顶撑面的垂直距离不同,因此在旋转体升降过程中,旋转体轴线上任意一点与顶撑部的垂直距离呈逐渐增大或减小趋势,为复位夹爪的流畅开合提供保障。
进一步地,旋转体为锥体,顶撑部的顶撑面内均活动嵌设有万向球,万向球与旋转体压接。
由于上述设置,旋转体为锥体,顶撑面为与锥体线接触的平面或面接触的弧面,可以使顶撑部与旋转体接触更平滑。在旋转体匀速升降的前提下,使复位夹爪的开合速度呈线性变化趋势,可控性更强。进一步在顶撑面内活动嵌设万向球,使得旋转体始终与万向球压接接触,将滑动配合变为滚动配合,减少旋转体和顶撑部的磨损,保障复位夹爪的移动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瞳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万瞳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5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帘式酸雾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人体暴露程度鉴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