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及发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6483.6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汉正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7/4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光束 交点位置 振镜 发射装置 激光器发射 传输方向 激光雷达 激光器 反射镜 发射 激光发射装置 设置位置 直线距离 出射 激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及发射方法,包括:至少两个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且各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之间具有夹角;反射镜,用于改变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的传输方向,进而改变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振镜,设置于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用于改变所述激光光束的出射角度。反射镜可以改变激光光束的传输方向,进而改变了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改变了振镜的设置位置,从而缩短了激光器与振镜之间的直线距离,进而缩小了激光发射装置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及发射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领域最近备受人们关注,无人驾驶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安装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利用TOF原理,能够在汽车行进过程中,检测附近物体并测量物体距离,从而通过车辆的控制模块,控制车辆的行进路线和车辆的停止开启。
TOF原理是发射一束高功率的脉冲激光,打在被测物体上,通过测量发射时间与接收时间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激光雷达通常由激光发射端和激光接收端组成,通过将激光雷达安装在无人驾驶汽车上,通过激光测距技术能够检测无人驾驶汽车行进过程中的障碍物,帮助无人驾驶汽车规划行车路线,躲避危险物体,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为了增大无人驾驶汽车的乘坐空间,汽车配件的体积越小越好。但激光雷达内通常包含多个激光器,每个激光器发射的光束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为了减小激光雷达旋转扫描装置的体积和质量,并提高扫描速度,旋转扫描装置通常设置在各光束的交点位置,这造成旋转扫描装置与激光器之间的距离较长,从而增加了激光雷达发射装置的体积,不利于激光雷达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发射装置,能够减小激光器与振镜之间的直线距离,从而减小激光雷达发射装置的体积,达到激光雷达小型化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且各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之间具有夹角;
反射镜,用于改变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的传输方向,进而改变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
振镜,设置于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用于改变所述激光光束的出射角度。
进一步,还包括准直单元,用于准直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减小所述激光的发散角。
进一步,所述激光器为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准直单元包括用于压缩快轴发散角的第一柱透镜和用于压缩慢轴发散角的第二柱透镜。
进一步,所述激光器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所述振镜设于三条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
进一步,所述振镜为二维MEMS振镜。
进一步,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与入射光束之间的夹角为50o-80o。
一种激光雷达发射方法,至少两个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各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之间具有夹角;激光光束入射到反射镜的反射面上,产生反射激光光束,导致几条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改变;振镜,设置于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用于改变所述激光光束的出射角度。
进一步,所述激光器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之间的夹角相等,所述振镜设于三条激光光束的交点位置。
进一步,所述反射面与入射到反射面上的激光光束的夹角在50o-80o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汉正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汉正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6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