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6809.5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1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安永智一;谷口二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1.一种充气轮胎,具有:
中心主沟,其以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
胎肩主沟,其以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胎面部的比所述中心主沟靠近接地端侧的位置,
多条胎肩横沟,其形成于所述胎面部,并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一端与所述胎肩主沟连通,另一端在比所述接地端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终端,且在所述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
胎肩花纹块,其是通过所述胎肩主沟、以及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2条所述胎肩横沟而被界定出的;
所述胎肩花纹块上至少形成有1条具有直线形状和波形形状的刀槽花纹,
对所述胎肩横沟进行界定的一对侧壁之中的至少一方在与所述胎面部的表面相邻的部分具有台阶部,
所述胎肩横沟具有:作为所述胎肩主沟侧的部分的内侧部分、以及作为比所述内侧部分靠近所述接地端侧的部分的外侧部分,
所述内侧部分所具有的第1沟宽度比所述外侧部分所具有的第2沟宽度还窄,
所述刀槽花纹的所述直线形状的一部分与所述胎肩横沟的所述内侧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重叠,所述刀槽花纹的所述波形形状的整体与所述胎肩横沟的所述外侧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胎肩横沟进行界定的所述一对侧壁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
第1部分,其在与所述胎肩横沟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中,从对所述胎肩主沟进行界定的底壁朝向所述胎面部的表面延伸,
第2部分,其在所述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中,一端与所述第1部分的上端连接,并以所述胎肩横沟的沟宽度扩大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
第3部分,其在所述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中,一端与所述第2部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胎面部的所述表面连接,
所述台阶部是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
所述胎肩花纹块具有:
主边缘,其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将所述胎面部的所述表面与所述侧壁的所述第3部分连接起来,以及
副边缘,其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将所述侧壁的第1部分与所述侧壁的所述第2部分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于所述胎肩花纹块的断续刀槽花纹,
所述断续刀槽花纹具有:
第1深部,其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一端与所述胎肩主沟连通,且另一端位于所述胎肩花纹块内,并且具有浅沟、以及上端与所述浅沟的下部连通的第1刀槽花纹主体,
第1浅部,其以相对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而形成与所述第1深部不同的角度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一端与所述第1深部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胎肩花纹块内,并且由与所述第1深部共用的所述浅沟构成,以及
第2深部,其以相对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而形成与所述第1浅部不同的角度的方式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相对于所述第1深部而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偏移,一端与所述第1浅部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胎肩花纹块内,且具有与所述第1深部及所述第1浅部共用的所述浅沟、以及上端与所述浅沟的下部连通的第2刀槽花纹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68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