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7025.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巍;孙志刚;李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C9/08 | 分类号: | B66C9/08;B66C9/14;B66C7/08;B66C13/22;B66C13/48;B66C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水池 实验 行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属机电一体化领域。该系统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其中机械部分包括纵向大行车系统(1)、横向小行车系统(2)、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3);控制部分主要由显示器、工控机、PLC、供电及通讯线缆、限位开关组成。一种高精度水池试样用行车系统所有驱动装置采用高惯量伺服电机+减速机形式。纵向大行车系统(1)、横向小行车系统(2)的驱动轮采用齿轮复合轮,轨道采用齿条复合轨。一种高精度实验用水池行车系统,通过齿轮齿条啮合行走、高惯量伺服电机驱动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驱动装置在轨道上打滑,提高行车的走行精度,行车走行误差由原来的3‑5毫米,能够降低到0.3‑0.5毫米,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车系统,特别是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属于机电一体化领域。
背景技术
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广袤的海洋中蕴藏着许多未被人类发现的秘密,海洋对人类还充满了神秘感,探索海洋,研究海洋,利用海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对于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传导、传播,以及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特性研究是人们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
虽然地球上遍布海洋,但对于声、光、电、磁在水中的特性研究并不是很便利。由于进行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特性研究时,必须在水中进行,然而受海洋、天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依靠天气等自然条件允许才可以进行,且在水中进行实验时需要动用船只等水上设备,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降低研究声、光、电、磁在水中的特性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特性研究的实验可随时进行,在世界各地许多研究院所都建有室内水池,用于模拟海水环境。声、光、电、磁等在水中的特性研究需要其相对于水是运动状态,因此,在水池上部需要设置三维行车系统,实现设备在水中的三维运动。
现有的水池行车系统,虽然能够实现三维运动,如横向、纵向采用车轮驱动,依靠轮和轨间的摩擦力保证运动,竖直采用丝杠螺母驱动,但普遍精度较低,主要用于原理验证。当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时,往往精度达不到要求,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技术问题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水池行车系统精度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精度水池实验用行车系统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其中机械部分包括纵向大行车系统、横向小行车系统、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控制部分包括显示屏、PLC、工控机、供电及通信模块、限位开关组成;纵向大行车系统包括轨道、大行车行走装置、大行车架体、离合器、驱动装置;横向小行车系统包括轨道、行走装置、竖直升降及旋转安装架、驱动装置;竖直升降及旋转系统包括升降组件与旋转组件,其中升降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升降机,旋转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与主动小齿轮与从动大齿轮齿轮组。
大行车架体由两片上表面水平的梁组成,两片梁的两端安装在大行车行走装置,大行车行走装置通过离合器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固定在大行车架体上,大行车行走装置安放在导轨上;梁的上表面固定横向小行车系统的轨道,竖直升降及旋转安装架两侧固定在行走装置上,行走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并安放在导轨上;旋转组件安装在竖直升降及旋转安装架下平面上,升降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齿轮组的大齿轮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