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吸附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7213.7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明;张聪;王丹红;李捷;谢白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B01J20/28;B01D15/08;C02F1/28;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吸附 螺旋藻 中的 芳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吸附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合成多环芳烃吸附剂;所述合成多环芳烃吸附剂是利用水热法合成Fe3O4磁性微球,采用多巴胺包裹Fe3O4磁性微球,并用双巯基化合物进行修饰,制得多环芳烃吸附剂;步骤2:多环芳烃吸附剂富集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将螺旋藻制成螺旋藻提取液。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合成多环芳烃吸附剂,用于吸附多环芳烃,吸附效率高,易于分离,仅需磁铁即可分离吸附剂。
本案是以申请日为2016-08-01,申请号为201610621741.0,名称为“一种除去多环芳烃的方法”的发明专利为母案而进行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吸附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或杂环以线状、角状或者簇状排列的中性或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存在烟草烟雾、汽车尾气、石化产品、以及不完全燃烧的煤炭、木材、油等有机化合物中。可通过食物链和呼吸进入人体,会在人体中富集,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并导致诱发癌症、致突变、致畸和其他疾病,已被世界各国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螺旋藻具有抗衰老、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养肝护胃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从2005年至2010年始我国的螺旋藻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产量从5000多吨发展至2万吨,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对质量的要求降低,由于螺旋藻主要生长在各种淡水、海水中,容易受水体环境的污染,水体中的多环芳烃被螺旋藻吸收后容易富集,从而对人体构成威胁。吸附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需要吸附能力强,易于分离的吸附剂;目前报道的吸附多环芳烃的方法多用于吸附土壤、大气中的多环芳烃,而适用于吸附螺旋藻中多环芳烃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吸附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的方法,解决多环芳烃对人体构成威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高效吸附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合成多环芳烃吸附剂;
所述合成多环芳烃吸附剂方法如下:利用水热法合成Fe3O4磁性微球,然后在pH8.0-9.0的缓冲液中加入Fe3O4磁性微球和盐酸多巴胺,搅拌20-28h后制得多巴胺包裹的Fe3O4磁性微球,35-45℃真空干燥10-14h后,将多巴胺包裹的Fe3O4磁性微球超声分散于含有10mM三乙胺的甲醇溶液中,加入双巯基化合物在25℃下搅拌16-20h进行修饰,将经过修饰的多巴胺包裹的Fe3O4磁性微球超声分散于乙腈中,加入1-乙烯基-3-十八烷基咪唑溴盐,再加入偶氮二乙丁腈,在65-75℃条件和氮气保护下,机械搅拌反应16-20h,再用乙醇冲洗2-5次,55-65℃真空干燥过夜,即制得多环芳烃吸附剂;
所述利用水热法合成Fe3O4磁性微球的方法如下:
称取0.675gFeCl3·6H2O溶于20mL乙二醇中,磁力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8gNaAc·3H2O,0.5g聚乙二醇,继续搅拌30min后,移入50ml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200℃反应10h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外加磁铁分离沉淀物,得到的磁性微球分别用大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40℃真空干燥12h;
步骤2:多环芳烃吸附剂富集螺旋藻中的多环芳烃;还包括将螺旋藻制成螺旋藻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