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麻度水溶性鲜花椒麻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8418.7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顺为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100 四川省南充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鲜花椒 析晶 原液 花椒 果实 制备 浸泡 清洗 浓缩 干燥包装 混合液泵 滤纸过滤 研磨粉碎 离心机 石磨 半透膜 残次品 混合液 半透 挥发 磨碎 去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麻度水溶性鲜花椒麻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清洗去杂:取鲜花椒果实,除去杂质和残次品,然后清洗除去灰尘和杂质;b.粉碎浸泡: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鲜花椒果实加入石磨中,并加入水溶液进行磨碎,生成混合液放置浸泡;c.离心分离: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混合液泵入离心机进行旋转离心,生成残渣和原液,用滤纸过滤掉残渣,剩下所述原液;d.半透浓缩;e.降温析晶;f.干燥包装。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研磨粉碎使花椒麻素完全从鲜花椒果实中分离出来,避免了花椒麻素的浪费,同时利用半透膜进行原液的浓缩,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利用低温进行降温析晶,避免了花椒麻素在析晶时的挥发,提高了鲜花椒麻晶的麻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麻度水溶性鲜花椒麻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花椒用作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剂。花椒适宜胃部及腹部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肠鸣便塘之人食用;适宜哺乳妇女断奶时服食(其法可用花椒6-15克,加水400-500毫升,浸泡后前煮浓缩成250毫升,然后加入红糖50-100克,日服1次,1-3次即可回乳);适宜中老年人、女子寒性闭经和寒性痛经者、风寒湿性关节炎者食用;适宜蛔虫病腹痛者、肾阳不足、小便频多者食用。
对比申请号为201711277500.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新鲜花椒风味的高麻度水溶性鲜花椒麻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去杂、压榨、离心、连续乳化和过滤沉淀几个过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方法,得到的产品中的花椒麻素的含量是原材料中的8~10倍,在获得高麻度的产品的同时,避免了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再乳化的庞大设备投资和复杂工艺及其损耗,降低了成本,也克服了以高温(190-220℃)油萃取工艺加工失去鲜花椒风味的缺陷,使本产品同时具有鲜花椒风味、高麻度和水溶性三个特性。
上述专利压榨不能将花椒麻素充分从鲜花椒中萃取出来,造成花椒麻素浪费。因此要设计一种新的制备工艺方法,本发明利用研磨粉碎使花椒麻素完全从鲜花椒果实中分离出来,避免了花椒麻素的浪费,同时利用半透膜进行原液的浓缩,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利用低温进行降温析晶,避免了花椒麻素在析晶时的挥发,提高了鲜花椒麻晶的麻度,保留了鲜花椒的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高麻度水溶性鲜花椒麻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清洗去杂:取鲜花椒果实,除去杂质和残次品,然后清洗除去灰尘和杂质;b.粉碎浸泡: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鲜花椒果实加入石磨中,并加入水溶液进行磨碎,生成混合液放置浸泡;c.离心分离: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混合液泵入离心机进行旋转离心,生成残渣和原液,用滤纸过滤掉残渣,剩下所述原液;d.半透浓缩:将步骤c中所获得的所述原液通过半透膜的过滤进一步浓缩为浓缩液;e.降温析晶:将步骤d获得的所述浓缩液放入冷藏柜中进行降温,花椒麻素在低温下凝结呈晶体析出后进行过滤,得到鲜花椒麻晶;f.干燥包装:将步骤e获得的所述鲜花椒麻晶放置在阴凉处风干后用打包机进行封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所述步骤a中,所述鲜花椒果实清洗次数为2~3次,每次清洗的时间为3~5分钟。
所述步骤b中,所述鲜花椒果和所述水溶液的比例为1:3,所述混合液放置浸泡的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c中,所述离心机的转速为7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5~10分钟,所述过滤纸为SCP-1120型。
所述步骤d中,所述半透膜对所述原液进行过滤浓缩的时间为15~60分钟,过滤出的废水流回步骤b中。
所述步骤e中,所述浓缩液降温的温度为6℃~10℃,所述浓缩液降温析晶的时间为3h~6h。
所述步骤f中,所述鲜花椒麻晶阴凉风干的时间为10h~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顺为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顺为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8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烧伤喷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妇科千金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