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妇科疾病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9070.3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严启新;曾琪;季宗念;刘霞;马安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王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23L33/105;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457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经 制备 中药提取物 大孔树脂纯化 醇提取 提取物 水提醇沉法 妇科疾病 工艺优化 活性物质 经典名方 口服制剂 水提取法 物质基准 月经不调 专利全文 水提取 界定 汤剂 痛经 制法 应用 中药 清晰 检测 治疗 | ||
1. “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的水提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和甘草为原料制成,各原料相对重量比为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甘草=5:5:5:3:2:1:1:1:1:1;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各味中药饮片,按比例称取原料,加10~15倍水量浸泡20-30min,加热提取3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第三次30min,每次的提取时间从沸腾后开始计算,合并提取液,浓缩获得的提取液至所述提取液体积为所述原料重量的3~5倍,获得初步浓缩提取液;进一步干燥至相对密度为1.0~1.2g/cm3的“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
2. “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的醇提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和甘草为原料制成,各原料相对重量比为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甘草=5:5:5:3:2:1:1:1:1:1;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各味中药饮片,按比例称取原料,加10~15倍65%~85%乙醇浸泡20-30min,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浓缩获得的提取液至所述提取液的体积为所述原料重量的3~5倍,获得初步浓缩提取液;进一步干燥至相对密度为1.0~1.2g/cm3“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
3.“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的水提醇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和甘草为原料制成,各原料相对重量比为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甘草=5:5:5:3:2:1:1:1:1:1;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浓缩液:将上述各味药材净选,按比例称取原料,加10~15倍水量浸泡20-30min,加热提取3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第三次30min,每次的提取时间从沸腾后开始计算,合并提取液,浓缩获得的提取液至所述提取液体积为所述原料重量的3~5倍,获得初步浓缩提取液;
2)加乙醇沉淀:加适量乙醇到上述制备的初步浓缩提取液中,使溶剂含醇量为65~7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到精制液,浓缩,干燥即得“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
4. “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和甘草为原料制成,各原料相对重量比为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川郁金:黄芩:甘草=5:5:5:3:2:1:1:1:1:1;
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浓缩液:将上述各味药材净选,按比例称取原料,加10~15倍水量浸泡20-30min,加热提取3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第三次30min,每次的提取时间从沸腾后开始计算,合并提取液,浓缩获得的提取液至所述提取液体积为所述原料重量的3~5倍,获得初步浓缩提取液;
2)大孔树脂纯化:分别加3~5倍体积热水到上步获得的初步浓缩提取液中,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过大孔树脂柱吸附,弃流出液;然后用1~5BV的水以0.5~2.5BV/小时的流速洗涤所述吸附柱,弃水洗液;之后采用50~70%的乙醇,洗脱体积3~5BV,以0.5~2.5BV/小时的流速洗脱吸附柱,收集该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所述乙醇洗脱液,获得“宣郁通经汤方”中药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王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海王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90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