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温、耐永久形变的高性能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3244.3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汉甲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27/12;C08L9/02;C08L71/02;C08K13/06;C08K5/09;C08K3/06;C08K3/34;C08K9/06;C08K3/04;C08K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久形变 耐温 制备 高性能橡胶 橡胶材料 市场竞争力 成品制备 力学品质 生产应用 使用寿命 耐油性 能力强 称取 混炼 耐腐 塑炼 搭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耐永久形变的高性能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称取、(2)塑炼处理、(3)混炼处理、(4)成品制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各步骤搭配合理,便于推广应用,制得的橡胶材料耐温、耐腐、耐油性好,耐永久形变能力强,力学品质佳,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极具市场竞争力和生产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品质合成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温、耐永久形变的高性能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是一种有弹性的聚合物。橡胶可以从一些植物的树汁中取得,也可以是人造的,两者皆有相当多的应用及产品,例如轮胎、垫圈等,遂成为重要经济作物。橡胶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如果沾水或不同的温度的话,有可能变成导体。
橡胶因较好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汽车轮胎、防水片材、胶带、胶管、密封件等制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应用橡胶材料的过程中,通常在胶料中加入各种填料、助剂,以提高橡胶材料的性能,满足现代工程所需要的强度、耐温、耐磨性、抗老化性等各种性能。申请号为:201610875389.3公开了一种高耐磨型橡胶密封件生产方法,通过聚氨酯橡胶、四丙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纳米碳酸钙等成分的复配使用,提升了橡胶的强度、弹性、耐磨性等。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性能仍达不到人们日益提升的品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温、耐永久形变的高性能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温、耐永久形变的高性能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称取:
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备用:35~40份天然橡胶、10~15份氟橡胶、20~25份丁腈橡胶、5~7份硬脂酸、1~3份硫磺、3~5份凹凸棒土、1~2份微晶石蜡、0.5~1份凡士林、2~4份聚乙二醇、0.2~0.4份防老剂、0.5~1份促进剂、0.1~0.3份紫外线吸收剂、5~8份复合增强填料;
(2)塑炼处理:
将步骤(1)称取的天然橡胶、氟橡胶、丁腈橡胶破碎后送入到密炼机中,然后加入步骤(1)称取的凹凸棒土和聚乙二醇进行塑炼处理,待物料温度升至105~110℃时排料,然后降至室温后静置8~12h得塑炼料备用;
(3)混炼处理:
将步骤(2)所得的塑炼料投入到混炼机内,然后加入步骤(1)称取的硬脂酸、硫磺、微晶石蜡、凡士林和复合增强填料进行混炼处理,加热保持混炼机内的温度为85~90℃,混炼处理15~20min后排料,然后降至室温后静置6~8h得混炼料备用;
(4)成品制备:
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投入到开炼机内,然后加入步骤(1)称取的防老剂、促进剂和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开炼处理,加热保持开炼机内的温度为60~65℃,薄通5~7遍后取出,再经过挤出、模压成型即得成品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防老剂为防老剂264、防老剂2246、防老剂RD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促进剂为促进剂NA-22、促进剂BZ、促进剂NS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汉甲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汉甲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