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泵车弯头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33346.5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峰;赵华军;陈琨;许朝安;程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谷城锐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8;B22C9/24;C21D1/28;C21D6/00;C21D9/08;C22C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7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弯头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泵车弯头的制备工艺,属于金属材料铸造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将铁、碳、硅、锰、磷、硫、铌、镍、铬、铜成分按重量份数配齐,置于铸造炉中,再将熔融金属材料浇注铸型,凝固冷却,取出铸件,清理除去浇冒口和毛刺,热处理,检验入库;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可以覆盖大部份碳锰钢的大壁厚铸件,利于大型热处理炉,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泵车弯头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道组成,是工程施工中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机械器具;水泥泵车输送管道在输水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特点,导致输送管道比较容易磨损,特别是管道弯头处,受到混凝土的冲击力比较大,更容易磨损,对磨损的管道弯头进行频繁的更换,不但造成输送效率降低,还导致成本的提高和资源的浪费。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管件的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国产管道弯头都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法,常致使碳化不均匀,密化程度低,烧结性能差,因此生产的产品抗拉强头与耐磨性能极低,造成更换率高,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输送效率。目前部分进口的管件、弯头虽然耐磨性能好,可价格昂贵,成本高影响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泵车弯头的制备工艺,适用范围广,可以覆盖大部份碳锰钢的大壁厚铸件,利于大型热处理炉,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强度泵车弯头的制备工艺,将铁、碳、硅、锰、磷、硫、铌、镍、铬、铜成分按重量份数配齐,置于铸造炉中熔化,再将熔融金属材料浇注铸型,凝固冷却,取出铸件,清理除去浇冒口和毛刺,热处理,检验入库;
所述各成分每100份重量份数为:碳0.35-0.55份、稀土硅0.27-4.37份、锰≤1.5份、磷≤0.04份、硫≤0.03份、铌2-5份、镍7-10份、铜0.2-0.4份、铬4-5.5份、余量为Fe。
进一步的,熔化过程中,各成分投炉批次顺序为:
1)硅、锰;
2)铌、镍、铬;
3)其它剩余成分;
各批次投入时间间隔为30min,投料后搅拌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热处理包括下述步骤:
1)将铸件放入大型热处理炉中进行第一次正火处理,以≤75℃/h的升温速度加热到920℃±20℃,保温8~36h,使铸件的组织完全奥氏体化;
2)出炉风冷,一小时内冷却到700℃以下;
3)旋即将铸件进行第二次正火处理,以≤75℃/h的升温速度加热到830℃±20℃,保温8~16h;
4)随炉自然冷却到600℃之下,以获得索氏体组织,然后出炉空冷至常温。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次正火处理时的保温时间按照所述铸件最大厚度15mm/h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次正火处理时的保温时间按照所述铸件最大厚度45mm/h计算。
进一步的,铸造炉表面喷涂有耐高温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涂料是醇基锆英粉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可以覆盖大部份碳锰钢的大壁厚铸件,利于大型热处理炉,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谷城锐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谷城锐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3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型铸造碳素钢铸件工艺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