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的皮条对折缝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4089.7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宋任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任菊 |
主分类号: | D05B31/00 | 分类号: | D05B31/00;D05B35/00;C14B5/04;C14B17/0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皮条 对折 缝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的皮条对折缝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供料及裁切单元、缝合单元以及转移单元;所述转移单元包括转移部和夹持部,所述转移部用于使所述夹持部在供料及裁切单元与缝合单元之间进行转移,从而使原料皮条实现裁切以及缝合。本发明可以实现原料皮条的自动化地送料、裁剪、转移以及缝合,从而加工成为皮带圈,不仅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较高的加工质量,加工品质始终如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的皮条对折缝合机,属于箱包、皮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带圈是皮质腰带上常见的配件,在系好皮带之后,通常会将过长的部分穿入皮带圈中,以约束皮带,避免皮带过长的部分悬垂下来。传统的皮带圈采用人工加工的方式,具体地,先从很长的皮条上剪下预设的长度,再对剪下的皮条进行缝纫,从而形成皮带圈,最后将皮带圈内外翻转即获得最终产品。这种人工加工的方式,效率十分低下,并且也难以保证始终具有统一的加工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并且加工质量稳定的自动化的皮条对折缝合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的皮条对折缝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供料及裁切单元、缝合单元以及转移单元;
所述转移单元包括转移部和夹持部,所述转移部用于使所述夹持部在供料及裁切单元与缝合单元之间进行转移,从而使原料皮条实现裁切以及缝合;所述供料及裁切单元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的顶部转动设置用于盘绕成卷的皮条的供料盘,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运动缸和第二直线运动缸,所述第一直线运动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前端设置有立板,在所述立板的底部设置上裁切刀,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推拉式电磁铁,所述第一推拉式电磁铁的输出端与夹臂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的后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夹臂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臂与所述立板之间留有供皮条穿过的间隙,在位于所述立板上方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皮条穿过的定位方孔,在位于所述定位方孔一侧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上设置两到四个水平定位柱,所述水平定位柱位于所述定位方孔的正上方;在位于所述立板下方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夹持器,在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二推拉式电磁铁,所述第二推拉式电磁铁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前端设置有下裁切刀,所述下裁切刀用于与上裁切刀相配合,从而对皮条实施裁切;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缸的输出端与弯折臂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臂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设置有轴套,在所述轴套中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向前上方倾斜布置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多边形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弯折臂竖直段的一侧固定连接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矩形框底部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第一螺栓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顶块的底部与所述多边形块相抵;在位于所述弯折臂下方的所述机架上滑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滑杆,在所述第二滑杆上设置有挡板,在所述挡板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在位于所述挡板后侧的所述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L形推杆,所述L形推杆的前端设置有带有倾斜驱动面的推块,在所述L形推杆上固定连接第三推拉式电磁铁,当所述第三推拉式电磁铁的输出端伸出且第二直线运动缸驱动弯折臂向下运动时,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三推拉式电磁铁的输出端推动L形推杆向前运动;在所述第二滑杆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设置有轨道槽,在所述轨道槽中滑动设置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滑动方向垂直于L形推杆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导轨靠近所述L形推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倾斜驱动面相接触的半圆顶块,在所述轨道槽上设置有弹簧安装板,所述第二导轨靠近所述推块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远离推块的一端设置有水平拨杆;所述缝合单元采用缝纫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任菊,未经宋任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4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