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抑制性tRNA系统制备PTC稳定细胞系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47478.3 申请日: 2018-08-20
公开(公告)号: CN110846311A 公开(公告)日: 2020-02-28
发明(设计)人: 夏青;王宇;杨琦;牛振岚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C12N15/85;C12N7/00;A61K39/12;A61P31/12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张小勇
地址: 10087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抑制 trna 系统 制备 ptc 稳定 细胞系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性tRNA调控提前终止密码子(PTC)通读的稳定细胞系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主要涉及构筑20种对应三种终止密码子的抑制性tRNA,利用20种抑制性tRNA通读提前终止密码子(PTC,UAG/UAA/UGA)。本发明还涉及串联多拷贝正交tRNA的质粒载体的构建方法,以及借助线性化质粒、慢病毒或Tol2转座子系统将串联的抑制性tRNA基因稳定整合到细胞基因组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稳定细胞系的应用,如包装复制缺陷型(PTC)病毒疫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性tRNA调控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termination codons,PTC)通读的稳定细胞系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主要涉及构筑20种对应三种终止密码子的抑制性tRNA,利用20种抑制性tRNA通读提前终止密码子(PTC,UAG/UAA/UGA)。本发明还涉及串联多拷贝正交tRNA的质粒载体的构建方法,以及借助线性化质粒、慢病毒或Tol2转座子系统将串联的抑制性tRNA基因稳定整合到细胞基因组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稳定细胞系的应用,如包装复制缺陷型(PTC)病毒疫苗。

背景技术

抑制性tRNA通读无义突变

人类基因组中的61种密码子可以被tRNA识别,编码20种氨基酸,三种终止密码子(UAG、UAA、UGA)没有相应的tRNA识别,不编码氨基酸,进而终止翻译。但是有研究发现,存在可以识别终止密码子的tRNA,使终止密码子编码氨基酸,蛋白翻译正常进行。这种能够识别终止密码子的tRNA,即为无义突变抑制性tRNA。抑制性tRNA存在广泛,无论在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中,都发现了抑制性tRNA。但由于抑制性tRNA在细胞中含量极少,因此抑制性tRNA不易被检测到。

无义突变抑制性tRNA由正常编码氨基酸tRNA反密码子环碱基突变产生,突变后的tRNA能识别终止密码子并与终止密码子完全互补配对,同时仍能携带天然氨基酸,能够在提前终止密码子处插入特定氨基酸,通读无义突变。基于抑制性tRNA能够通读无义突变的特性,有文献报道应用抑制性tRNA通读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蛋白,恢复蛋白表达。另外,虽然抑制性tRNA能够恢复含无义突变蛋白表达,但不同抑制性tRNA通读效率有较大差异。因此,需找高效抑制性tRNA,构建多种稳定表达高效通读终止密码子的抑制性tRNA的细胞系,比较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通读效率差异尤为重要。

PTC技术及其应用瓶颈

经过数年的研究,人们对原核生物核糖体的翻译机制已有较全面的理解,多种核糖体不同功能状态的晶体和电镜结构已得到解析,大多数氨酰tRNA合成酶的结构也已获得。基于这些研究成果,近年来发展起来了遗传密码子扩展的技术——在基因组中引入琥珀终止密码子(TAG),利用外源非天然氨基酸生物正交翻译系统来编码多种非天然氨基酸,并在生物活体内将其定点插入。到目前为止,这一技术已经将数种非天然氨基酸(包括亲和标记和光致异构化的氨基酸、羰基氨基酸和糖基化氨基酸)成功地定点表达在活细胞的蛋白质当中,赋予了这些蛋白质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理性质(L.Wang等,2001,Science 292:498-500;J.W.Chin等,200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24:9026-9027;J.W.Chin,&P.G.Schultz,2002,ChemBioChem 11:1135-1137)。这些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有选择性将羰基、炔基和叠氮基团等特殊化学基团引入蛋白质中,实现蛋白质的定点特异修饰,改善蛋白质的性质。同时,该技术还可应用在活体生物体(如病毒、细菌等)的定点标记、定点修饰、复制的控制等方面(Si L等,2016,Science 354:1170-117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7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