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端栅极场效应管的驱动电路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8106.2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4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81 | 分类号: | H03K17/081;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端 栅极 场效应 驱动 电路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端栅极场效应管的驱动电路及其方法,其中,其电路包括由四个N型场效应管MOS1、MOS2、MOS3和MOS4组成的H型全桥、两第一电压驱动器和两第二电压驱动器,两第一电压驱动器分别与MOS1和MOS3连接,两第二电压驱动器分别与MOS2和MOS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MOS1的栅极与MOS4的栅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2;所述MOS2的栅极与MOS3的栅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1。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电容值较小、便于芯片内部集成、芯片引脚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端栅极场效应管的驱动电路及其方法,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各类开关电路以其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开关电源电路中,更高的开关频率可以带来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热功耗,能以高达数百KHz甚至数MHz工作的MOS型场效应管(MOSFET)便成为了首选,以下所述MOS管均指MOSFET。
在线圈、电机等大功率的驱动器中主要使用的是由4只MOS管构成的“H型全桥驱动器”,其特点为可以自由控制负载在四象限内任意位置工作。H型全桥驱动器中可以使用4个N沟道场效应管(NMOS),如图1所示,或者2个NMOS和2个P沟道场效应管(PMOS),如图2所示。但是由于PMOS和NMOS的器件特性不同,H型全桥驱动器更多采用4个NMOS。为了使高端NMOS场效应管得以正常导通,必须配以专门的带有“自举”电路的驱动芯片(如图1所示),以保证在低端场效应管关断时,高端场效应管仍保持一定的栅端-源端电压(VGS),以实现正常的导通。
由于上述限制,此类驱动芯片有以下缺点:
需要较大的外部举升电容,一般为nF级或以上。芯片内部电容一般为pF级,所以该电容很难集成到芯片内部。导致外部器件成本增加,芯片连接成本增加。
需要外部二极管。导致外部器件成本增加,芯片连接成本增加。
需要更多引脚。高端场效应管的源端举升到高压后,为保证高端场效应管保持一定的VGS电压,高端场效应管的源端需要连接到芯片内部驱动器的参考地上,所以这个引脚不能省略。导致芯片成本增加。
芯片内部电路复杂。芯片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端栅极场效应管的驱动电路及其方法,能够实现低端场效应管关断时,高端场效应管仍保持一定的栅极-源端电压;简化电路结构、使电路更加可靠并且便于芯片内部集成;减少芯片引脚,降低成本。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端栅极场效应管的驱动电路,包括由四个N型场效应管MOS1、MOS2、MOS3和MOS4组成的H型全桥、两第一电压驱动器和两第二电压驱动器,两第一电压驱动器分别与MOS1和MOS3连接,两第二电压驱动器分别与MOS2和MOS4连接,所述MOS1的栅极与MOS4的栅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2;所述MOS2的栅极与MOS3的栅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压高压驱动器能够输出至少三个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可承受高压的高阻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可承受高压的高阻状态由浮阱电路实现,所述第一电压驱动器包括驱动器逻辑控制电路、HV NMOS管、HV PMOS管以及浮阱电路;所述HV NMOS管和HV PMOS通过漏极相连,所述HV NMOS管和HV PMOS分别通过栅极与所述驱动器逻辑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浮阱电路连接所述HV PMOS管的N阱,以及输出端口和驱动器逻辑控制电路;当输出端口的电压超过HV时, N阱升压,由于N阱反相PN结的作用阻止了高电压向HV倒灌电流,保证了HV驱动器的输出端能够承受高于HV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MOS1和MOS3的栅极还分别与两第一电压驱动器的输出端IO1和IO3相连接;
所述MOS2和MOS4的栅极还分别与两第二电压驱动器的输出端IO2和IO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8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位电路及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