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瓜络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8292.X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闫红芹;宋远丁;储长流;严庆帅;郭棋盛;章文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8/02 | 分类号: | D01F8/02;D01F8/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瓜络 纤维素 聚糖 复合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纤维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吸油疏水丝瓜络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果胶酶:漆酶:半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酶解处理干燥的丝瓜络纤维和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酶解后的壳聚糖,依次通过NMMO·H2O溶液处理、脱泡处理等步骤后得到改性的丝瓜络纤维,将改性的丝瓜络纤维素和酶处理后的壳聚糖混合,并在50±5℃的条件下使其完全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得到丝瓜络纤维素/壳聚糖静电纺丝液;最后,丝瓜络纤维素/壳聚糖静电纺丝处理和交联热处理,得到本发明的丝瓜络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纤维。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全新的丝瓜络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纤维,成品具有吸油率高,吸水率低等特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纤维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油疏水丝瓜络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成熟果实的维管束。有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的功效。在民间,经常有人把丝瓜络晒干后用来洗碗,利用丝瓜络中含有的吸油成分,但是,丝瓜络其中还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其不仅不耐储存,经常会发生霉变等现象,而且,吸油率不高,吸油效果差强人意,急需一种新型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丝瓜络纤维。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聚合物,是从甲壳类、节肢类动物的壳体及菌类、藻类等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提取的。具有很好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优良的抗菌抑菌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
纤维素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天然可再生高分子材料,具有石油无法比拟的优势。纤维素膜材料以其良好的力学强度、透气性、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在膜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丝瓜络是重要的纤维素资源,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伴生物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要利用丝瓜络纤维素资源,必须对纤维素伴生物进行处理,去除半纤维素及木质素,使单纤维分离。
文献报道采用碱、双氧水组合处理方法对天然丝瓜络纤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使用NaOH、H2O2混合溶液处理最佳工艺为10%H2O2和10%NaOH,时间2h。在此工艺条件下,丝瓜络纤维脱胶率为39%,纤维素成分为80.51%,比未处理前的66.19%明显提高。预处理工艺使丝瓜络由较粗的束纤维(2000μm)变成直径20μm左右的单纤维,处理后,丝瓜络纤维的回潮率由原来的9.25%提高到12%。
而如果将丝瓜络纤维用于吸油,则需要降低其吸水率,提高其吸油率,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和化学改性,使得丝瓜络的吸水率大大降低,而吸油率大大提高,可以广泛用于制备吸油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天然丝瓜络纤维自身存在的缺陷,降低其吸水率,提高其吸油率,提提出了一种一种丝瓜络纤维素/壳聚糖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1)将丝瓜络纤维在水溶液中磁力搅拌,搅拌完成后在110℃以下的条件下烘干,得到干燥的丝瓜络纤维。
②用果胶酶:漆酶:半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酶解处理干燥的丝瓜络纤维;
③配制壳聚糖含量为5~15%的悬浮液,用去离子水溶胀15~60min,再逐渐加入2~5%浓度的乙酸溶液使壳聚糖溶解,在40±5℃的条件下搅拌均匀,使壳聚糖完全溶解,得到壳聚糖溶液;
④在壳聚糖溶液中加入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复合酶,酶解10~120min,酶解结束后在90~100℃的条件下蒸干壳聚糖溶液中的水分,得到酶处理后的壳聚糖;
⑤将酶解后的丝瓜络纤维加入到NMMO·H2O溶液中,同时加入0.05~0.4%的没食子酸丙酯,在90±3℃的条件下反应1~5h,得到丝瓜络纤维素/NMMO·H2O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8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