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壳体半球面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9927.8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隆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壳体 半球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系统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差速器壳体半球面加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外观、公差范围的检测,保证此工件是合格产品,保证加工的有效性。然后将检测合格后的产品装夹在工装上,做好待加工的准备。再利用清洗剂对工件进行第一次清洗,清洗掉工件上残留的铁屑、润滑油、冷却剂等杂质,提升对刀精度,同时保证刀头在开始加工时不会因为杂质发生打滑现象,提升加工精度。本方案合理规划加工工艺,首先对待加工工件进行自检,排出已存在的不合格工件,保证加工的有效性。然后对工件进行清洗,清洗掉工件上残留的铁屑、润滑油、冷却剂等杂质,提升对刀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系统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差速器壳体半球面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差速器在转向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差速器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差速器壳体上孔的加工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这样才可以保证孔与动力轴之间的安装稳固,减少轴向和径向上的窜动,保证整个差速器运动时的平衡,从而保证汽车转弯时的平稳。现有的差速器壳体包括中心设有中心孔的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中空的半球体,半球体顶部设有轴向孔,半球体周向设有安装动力轴的孔,孔与壳体内表面连通处需要加工半球面,半球面主要是为了提供行星齿在动作过程中的活动空间。所以从差速器的使用上来看,差速器壳体不仅需要整体加工精度高同时还需要半球面的加工精度较高。
现有的差速器壳体在加工工艺上没有进行合理工艺规划,只是单纯的对差速器壳体进行铸造和简单车床钻孔,导致差速器壳体的加工精度较低。例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753322B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道精加工:在立式加工中心上配置回转夹具,然后以差速器壳体法兰大外径和平面为定位基准,压板压紧法兰另一面后加工钻镗铰各孔径;步骤2)次道精加工:在普通数控车床上配置内涨车夹具,然后以差速器壳体两端孔径为基准内涨定位后,精车各档外径及外形;步骤3)末道精加工:在普通数控车床上配置车球面夹具,然后以差速器壳体一侧的行星轴孔为轴向基准,差速器壳体两端外径为径向基准压紧后,从差速器壳体窗口伸入镗刀,粗精镗内腔球孔,机加工至此完成。上述公开的加工工艺中只是指出差速器壳体上各个孔以及内腔球孔(半球面)的车床加工,存在工艺上规划不合理的问题。首先在加工之前并没有对待加工件进行检测,不能保证此工件本身为合格产品,其次没有对工件进行清洗,工件上存在上道工序残留的铁屑等物质,这会对半球面的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半球面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的差速器壳体半球面在加工工艺上没有进行合理工艺规划,只是单纯的对差速器壳体进行铸造和简单车床钻孔,导致差速器壳体的加工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隆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璧山区隆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9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曲轴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液压缸活塞杆的加工工艺